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開發利用,著力把礦產資源優勢升級為綠色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礦產資源節約集約開發新路子。2020年,成功獲批創建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堅持“加減”同步,推動礦產開發從“散”到“聚”。
一做“減法”,壓縮總量。按照“總量控制、減少礦權、關閉整合、發展大型礦山和綠色礦山”思路,制定全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引導小礦山企業向鼓勵開采區聚集、在限制開采區收縮、從禁止開采區撤出,區礦山由最多時600余家減少至38家,其中大中型礦山達50%以上,礦山企業“多、小、散”的局面徹底改變。二做“加法”,提升綠量。開展露采非煤礦山“9+2”綜合管理改革,要求生產、基建、技改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做到應建必建。目前,全區在建生產礦山已實現綠色礦山創建全覆蓋,建成市級綠色礦山21家,其中,入選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庫8家。
堅持“延補”并舉,推動資源利用從“粗”到“精”。
一手抓“延鏈”。支持礦山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礦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礦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蕪湖海螺年產440萬噸、南方水泥年產300萬噸水泥等一批粉磨生產線項目分別建成達效,利潤和稅收進一步提高。一手抓“補鏈”。成立新材料產業招商中心,充分利用全區礦山資源優勢和熟料產量優勢,持續招引礦產資源深加工骨干企業落戶。海螺集團和蕪湖格陸博合資建設全國首個水泥石灰石礦區“5G+車聯網”無人駕駛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諾貝爾瓷磚、20億元的多金綠色建筑產業園等一批項目正在全面推進。
堅持“治管”結合,推動生態環境由“灰”到“綠”。
一是大力整治修復。綜合采取植被恢復、地質保護、景觀再造、土地復墾等方式,加大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廢渣尾礦(庫)和礦區水土污染治理力度。累計投入治理費用2億多元,完成36個項目(42座廢棄礦山),近4000畝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獲得建設用地1200余畝,復墾耕地300余畝,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統一、互利多贏。二是實現科學管理。建成集礦山源頭產量監控系統、車輛管理系統、固定治超站等為一體的科技管礦綜合監管平臺,實現全天候24小時監管,與海螺集團等企業合作,加快采礦權相對集中的荻港鎮、新港鎮區域礦產品運輸廊道建設,推進實現全區礦產品廊道運輸。(汪峰)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