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距離,要用足跡來丈量。她是勇敢的追夢人,看過凌晨兩點的靜謐,踏過扶商的崎嶇坎坷,她用無畏的腳步丈量夢想,她用汗水默默書寫著一名普通衛康人的青春格言。
石敏:心隨遠方 獨行萬里
我是優健科技石敏,我分享的主題是《行走,在路上》。我的工作崗位是一名扶商經理,現在銷售行業競爭激烈,經銷商不僅需要好的產品,也看重哪家公司能幫忙把產品銷售出去,聽,每當這個聲音響起的時候便是我在出差的路上。今年的我28周歲,看模樣卻有一種,年紀不大,卻歷盡滄桑的感覺。每每提到出差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腦海里浮現的是,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各類美食小吃。朋友圈也都是在不同城市更新著定位,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
這才是我每每出差前必有一番關心,有時候甚至是爭吵,吵到我媽在電話那頭哭,我在這頭哭,吵到媽媽再給我發消息,都需要好友驗證。
我曾經無數次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選擇,是不是該換一份工作?我是不是應該聽從家里人的安排,考個編制或者做個辦公室內勤,朝九晚五的工作,按時上下班,安逸自在有規律的生活。但最終我沒能說服自己,因為我知道我想要一片廣闊的天地,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想要的這一片天地,也只能我自己去闖,我自己去拼。盡管它需要無數次的跌倒和孤獨。但我依然選擇愛著他,并為之努力奮斗著。
說到這里我就想起了朋友圈里,寶媽說的一句話:自從有了你我見證了不同時段的黎明與黑夜。看到這句話,我特別有感觸,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倘若你選擇了一份需要經常出差的工作,一個人孤獨的面臨黎明與黑夜是必然的,再加上工作的特殊性和受眾群體的年齡段的不同,有時候甚至24小時之內你會到三個不同的城市。晚上10點還要繼續趕路出發到下一個地點,半夜12點,甚至一兩點鐘,拎著行李箱,一個人孤獨的走在陌生的城市,此時的城市如果還有路燈亮著,心都是暖的,慶幸自己不用面對漆黑的夜。看時間,訂票,計劃行程,改變行程,視頻會議,白天上班夜間趕路,與這些比起來所謂的黎明與黑夜也就沒有時間去想了。
2021年的八月份,是我入職以來,開始真正忙碌的第一個月,1-3號月度會議,3號當晚開車出發上海拍攝視頻,我清晰的記得回到臨沂的那天是6號凌晨一點22分,而且就在6號當晚,又是一夜的火車,出發山西忻州市場。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工作日志,全天進店211人,講課11場,每場40分鐘,早上五點起床,六點鐘到達戰場,開晨會,講課,培訓,分析,總結,晚上十點鐘之前包括我在內的所有員工,沒有任何人休息過。每當撐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告訴她們,就一個星期,挺下去,一切明朗了。這一周,算我在內的5個人的店面,3個人后小腿都是腫的。這次出差合計15天,平均每日工作時長16小時,共計132節課。回來的時候,啞著嗓子,頂著一頭的痘痘,被同事一頓嘲笑和關心。
這是我一年內出差的一小部分票根,具數據統計,我一年內出差260天,平均每次出差11天,最長一次出差兩個月零三天,受疫情頻發的影響,還多次被迫改簽。2021年9月21日這一天是中秋節,又趕上臨沂疫情高發,我相信大多數人的這一天都在家中跟父母家人孩子團聚,而我卻依然要趕往云南,臨沂的機場不大但那天卻格外空曠,所以拍下了這組照片配上文字,年輕人,都在負重前行。走的時候,頭頂飄著秋天的落葉,回來的時候,腳下踩著冬天的初雪。衣服的更新也是隨走隨買,因為你無法確定你能在一個地方待多久也無法確定來回的時間,這張動態行程卡記載了,我14天內,途徑了三個省四個不同的城市,就連我媽媽問我,我都不敢告訴她,我在哪里,我怕她擔心。如果不是群里更新著日志,內勤的小姐姐大概都以為我撐不了多久離職了。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目前優健也只有一位女經理,很榮幸,終于把自己活成了男人的模樣。
說到這里,優健有一個常見現象,我們優健的每一位經理,似乎擁有著同樣的行程,因為每當月度會前,大家都會集體性出現,討論方案,制定計劃,跟進店面。結束后,又集體性的消失,只有熟悉我們的人知道,我們又走在了拜訪,跟進,扶持的路上。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來吧,戰吧,以最卑微的夢,致那黑夜中嗚咽與怒吼。付出是辛苦的,但同樣,收獲也是快樂的,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瘋狂的汲取營養,在出差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時間的合理規劃,工作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言語的組織和表達,交流的過程中,我學會了社交的禮儀和技巧。這些所有實戰中總結的經驗和方法,使我的工作效率迅速攀升,哪怕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我相信我也可以自信的抬起頭,闊步前行。
身為一個衛康人我們擁有著,愿天下人的生命因我而不同的愿景,前方的荊棘和坎坷不過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堅持下去,我們都可以。
在貧困面前,衛康人,走村訪戶。
在洪水面前,衛康人,星夜援助。在疫情面前,衛康人,捐資捐物。因為我們擁有著同樣的使命;呵護生命 保衛健康。我驕傲,我是衛康人,這是我不論何時何地都不曾改變的底氣。
這就是我的故事,也是每一位出差人的故事,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致敬每一位奔赴在前線的工作人員,致敬每一位強有力的后勤保障者,致敬每一位辛勤努力的衛康人,百年衛康,你我同行。
(新媒體責編:wan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