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工業工會為“陳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授牌,工作室針對項目生產經營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基于BIM技術平臺的智慧建造進行研究,并將“四新”技術廣泛運用于項目生產,提升項目科技創新能力,助推項目高效履約。
陳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隸屬于中建新疆建工華南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目前工作室骨干成員7人,是由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組成的創新集體,他們通過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室結合建筑行業特點和公司發展實際,瞄準項目生產經營需求,重點圍繞BIM、設計、裝配式、信息化課題,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施工應用技術。
陳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旨在通過搭建平臺,開展技術傳幫帶,培養有勞動精神、技術精湛、業績突出的技術和創新人才,打造一支業務精、執行力強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基于施工現場的課題研究和成果產出,在施工建設、技術應用、優化創效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陳磊創新工作室獲得了龍圖杯、創新杯、優路杯等國家級BIM獎項33項,其中包含獲得龍圖杯一等獎1項,創新杯一等獎1項;省部級獎項34項,其中獲得廣東省第三屆BIM大賽一等獎1項,智建杯一等獎1項,全國建模大師賽一等獎2項。
陳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立了5項BIM實施標準,發布了《臨建標準化圖冊》《裝配式施工指南》,累計舉辦企業級BIM實操培訓20余場,聯合中建股份技術中心開展首屆BIM沙龍活動、開拓杯BIM大賽、BIM施工方案大賽,助力中建新疆建工華南公司成功舉辦深圳市首家BIM+5G項目觀摩會,獲評深圳市BIM應用示范企業。
為了提升企業設計管理能力,實現設計創效,打造精品工程,陳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制定公司設計管理發展策略。加入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先后簽約了中建上海院、深圳市市政院、機械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標準院等數家知名設計院,就資源共享、科技創新、項目合作及成果轉化等建立長期、廣泛、深入的合作達成共識;與海南大學、廣東工業等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形成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合作模式,持續擴充全專業資源池。注重新開工項目策劃,由設計優化逐步轉型為優化設計;制定項目每周跟蹤推進計劃,建立健全項目自主設計、深化設計管理;
除設計、BIM技術外,陳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研究的課題《基于Revit的企業族庫平臺研究》,獲得國家級軟件著作權1項;在人工智能應用中,攜手百度開展工程機械無人作業技術研究,將大量的多場景現場施工經驗與先進的AI、無人技術相結合,通過3D環境感知、自主定位和控制系統等專題研究,探索開發出可連續作業、高安全可靠、可多場景作業的挖掘機應用。在信息化發展方面,開展公司級課題《基于企業的工期管理系統研究》《物資質量系統研究》,從多個方面對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實行信息化監控管理,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取得國家級軟件著作權4項。
陳磊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將充分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繼續以技術創新為著力點,以“傳、幫、帶”為主要方式,以解決施工生產、設計和技術創新工作中的難點為重心,在行業領域的科技創新、技術攻關等活動中發揮尖兵作用,在傳承勞模精神,助推企業發展和提升員工素質方面發揮輻射和帶頭作用。(丁佳原 張藝雯)
(新媒體責編:wan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