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停車亂、接送孩子上學造成交通擁堵,這些交通頑疾看似簡單,實則成因五花八門,要想治理并非易事。去年10月,針對12345熱線中市民反映的類似交通問題,北京市交管局以39個社區作為試點,設立社區交警,專門解決社區中的此類問題。
緊挨北京市海淀區航材院社區的中法實驗學校,其附近無專用停車場,家長們接送學生時易形成道路擁堵,給附近居民的上下班和學生的安全造成很大影響。雖然該社區周邊道路至今還未移交市政管理,但社區交警趙云龍仍將該問題納入工作重點。他與鎮里協調,將學校北側一塊空地開辟為臨時停車場。小學部的300余名學生,在上下學時段都可在停車場內由家長接走。
而西城區東太平街社區,情況更加復雜,僅新文化街中段就包含6棟居民樓以及新文化傳媒集團、第二實驗小學等單位,整個路段無任何正規停泊車位,最窄處僅寬7米。社區交警曲瑾進駐社區后,與學校和屬地西城交通支隊進行溝通。完善路段內交通設施,打通學校附近路段慢行系統。她與學校和社區配合,對無序停放在學校附近的非機動車進行清理。府右街大隊派出協管員,與學校、家長志愿者聯合組成疏導力量,對接送學生的家長進行管理,保持道路暢通。
朝陽區霞光里社區內坐落著13個小區,每個小區情況各不相同,只能因地施策,“一院一策”。例如霄云路30號院居民反映停車難。社區交警劉超實地調查,召開三方座談會,要求物業公司在疫情期間增設門桿,重新施劃停車位。而針對35號院的居民也反映的停車難,劉超則根據院內居民樓較少且有兩排平房的特點,開辟小型停車場。
房山區悅都新苑社區的社區交警王永華也沒少接到居民停車難的投訴。該社區沒有市政道路,但他將周邊路網都納入管理計劃。王永華協調屬地房山交通支隊完善交通設施并根據社區內車流量不大、可利用空間較多的特點增設車位,在每日早晚高峰時段派一組協管員進行專項違法停車整治和交通秩序疏導工作。
自從“社區交警”服務機制試點啟動以來,社區交警對癥下藥,共解決停車位1181個,施劃交通標線16處,安裝交通標志13面,調整信號燈7處,增裝探頭4處,完善非機動車管理、社區封閉管理、限時停車管理等措施8項,初步緩解了這39處社區的“家門口”交通類問題。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