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呂煊 徐益豐 盧浩
今年是浙江金華市“四好農村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該市以“九環同網、路景聯動”為框架,以“特色齊聚、九環共富、暢游金義都市區”為總目標,著力打造全域聯動四好農村路網,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當好先行,為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科學規劃引領,突出全域聯動
有效改善農村交通通行基礎條件是農民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金華市交通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兩山”理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要求管養農村公路。
金華市政府每年都把農村公路建設都作為十大民生實事提出,并將“四好農村路”發展融入綜合交通中長期規劃,確定以“花滿婺城,九峰游景環;畫卷金東,運動綠道環;沸騰蘭溪,三江古韻環;商貿義烏,購旅一體環;歌畫東陽,木雕影視環;魅力永康,五金產業環;上山浦江,美麗交通環;生態武義,溫泉養生環;山水磐安,大盤奇景環”的“一圈九環、路景聯動”的框架,明確了打造全域聯動四好農村路網,實現“特色齊聚、九環共富、暢游金華”的總目標。
2018年和2019年,金華累計完成農村公路改造提升2578公里,提前完成農村公路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任務。截至2019年底,金華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11768.266公里,占全市公路總里程的90%,其中縣道3716.332公里、鄉道3731.705公里、村道4320.229公里。累計建成“四好農村路”6500多公里,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1個、省級示范縣3個、示范鄉鎮30個。全面打造全域旅游、生態經濟、特色小鎮及產業集聚區,通過農村公路將經濟節點“串點成線、由線成網”,確保形成通暢路、致富路、生態路。“四好農村路”已成為金華市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交旅深度融合,反哺鄉村振興
東陽市湖溪鎮郭宅一村象田自然村是一個“春賞油菜花、夏賞荷花、秋賞葵花、冬賞雪景”的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基地,每到節假日,村里的民宿就爆滿。這是金華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要求管養、高效率營運“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永康市西溪鎮的金園村,地處西溪影視基地邊緣,村里新開發的民宿就有十多幢,每到節假日,到這里入住游玩的旅客絡繹不絕。這樣的農村在金華數不勝數。它們雖然地處偏僻,但隨著交通路網的日益健全,它們優美的自然環境被外界所關注。村民的收入隨著交通的便捷而飛速增長。
近年來,金華積極探索農村公路沿線產業集聚區、旅游景區、特色小鎮、民宿、農家樂等產業發展,交通運輸部門主動提供配套服務,科學設置農村公路服務站,了解掌握各經濟帶的交通出行需求,確保精準規劃和實施,積極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便民、安全、舒適的交通環境。尤其是做好“四好農村路+”的文章,找準“四好農村路”創建與鄉村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全域旅游等方面的結合點,挖掘沿線鄉村經濟發展潛力,帶動農村發展與農民增收。如永康市近三年來,建成了7條“美麗公路+鄉村旅游”的美麗經濟交通廊道,助力5個村通過省3A級景區評定,51個村莊通過省A級景區村莊評定。
據金華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中,因地制宜打造自然風景線、科創產業線、生態富民線、歷史人文線等精品示范路93條,不斷放大“四好農村路+”效應,打通鄉村交通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將20個省級特色小鎮、12個科創園區及產業聚集區、43個3A級以上景區、72個歷史文化名村、235個美麗鄉村精品村“串點成線、由線成網”。
“我們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如今的農村公路早已不再單純是出行的路徑,它串起了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讓一些原本無人問津的偏僻村子,成為一個個熱鬧的旅游村、網紅村。
科技凸顯特色,提供國家級樣板
在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項目建設中,金華市交通運輸部門從打造“四好農村路”美麗交通環、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推廣“四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入手,著力凸顯金華特色,為浙江省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省貢獻金華力量。
武義縣建設了總長55.5公里的彩虹公路,以武麗線、武王線、十古線、王嶺線、環溪線等公路,圍繞溫泉養生核心圈打造全域旅游概念公路。據武義縣交通局局長盧呂德介紹,彩虹公路為紅黃藍三色相間的中間線,其中紅色代表歷史,以武義悠久的紅色革命歷史和黨建引領推動交通發展;藍色代表現在,以“水”展現武義溫泉名城的城市魅力;黃色代表未來,以“四好農村路”助推武義產業興旺的光明未來發展前景。
像武義縣一樣,金華市交通局著力打造“四好農村路”美麗交通環,要求各縣(市、區)充分展示特色亮點,至少打造1~2個農村公路美麗交通環,具有自然風景、歷史人文、生態富民、科技創業等特色。
浦江縣著力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創新推出了“紅色路長制”,以“黨建+農村公路”推出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據金華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創新做法得到省市領導充分肯定,現正在進一步完善“紅色路長制”,持續打造“黨建+農村公路”治理模式,爭創全省、全國經驗。截至目前,金華市有縣級路長89名、鄉鎮級路長315名、村級路長4471名,80%以上鄉鎮級路長、95%以上村級路長由黨組織書記擔任,形成了“四好農村路”管養全民參與、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強大合力。
磐安是金華的山區縣,不少偏遠山區物流欠發達。該縣通過創新體制機制、運輸組織、合作模式等,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節點服務網絡,在全縣完成227個農村物流服務點的建設,并實現運營,其中3個獲得省級標準農村物流服務點。
從“村村通”到“處處美”,還要“路路安”,金華市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中廣泛推廣“四新”技術的大力應用,比如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村自發光公路的建設,大大提升了無照明條件農村公路的夜間安全通行能力,成為金華市“四好農村路”建養的一大特色。這一科研成果由金華市公路部門自主研發,已被交通運輸部列為綠色節能成果,全國各地正在大規模推廣中。下一步,金華市還將出臺全國的自發光農村公路安防技術標準,為全國自發光公路建設提供國家級樣本。
(新媒體責編:news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