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通常有充電樁和充電柜兩種形式。
在調查中發現,相較于充電樁,每組包含三到八個充電口的充電柜占用空間更少,柜內甚至有防爆功能,安全系數很高,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卻不被大多數社區認可,問題出在哪里?
呼聲
社區居民盼裝
“電池充電柜”
“聽說小區要增加集中充電點位,但是增加的是充電樁,我也跟社區反映了,希望把充電樁換成充電柜。”王女士在朝陽庵社區已居住了多年,這是一個老小區,小區內道路被機動車停車位、菜店、電動自行車擠得滿滿當當。每個樓門口都停著好幾輛電動自行車。雖然小區在前幾年安了兩組8倉的充電柜,但遠遠不能滿足居民需求。
之所以希望改成充電柜,王女士的想法是多增加幾個充電口。她專門到安裝有充電樁的小區測量過,每個充電口之間的距離基本都在六十厘米以上,“因為充電口之間必須留出電動自行車停車位置,而且必須是平面上的一字排開”。而一個8倉的充電柜寬不過1米左右,充電口是多層疊放,所以她盤算著,“10個充電口,差不多占到6米的長度,有時還會被其他車輛擋住,不能同時給10輛車充電。而只用一半的空間就能松快地放下2個8倉的充電柜,可給16個電動車電池充電,小區空間這么緊張,新增的集中充電設施為什么不能用充電柜呢?!”
國瑞城小區東區的不少居民也看中了充電柜,只不過他們是出于安全考慮。經過走訪發現,小區小廣場上安裝有十個充電樁,每個充電樁上有兩個插頭可供充電。“這個充電樁顯得十分老舊。充電口是插頭式的,而且要投幣。平時都是到附近超市換鋼镚兒投幣充電。”家住國瑞城小區東區的胡女士覺得如此充電不方便,更讓她擔心的是“下雨天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漏電風險”。居民彭先生也說,有時遇到下雨,物業出于安全考慮會對充電樁拉閘斷電,但是“小區居民多,能充電的就這一塊兒。一旦斷電了,就不知道去哪充電了,F在小區居民的電動車充電需求很大,特別希望能安裝充電柜。”
難點
“誰來出錢”
成了絆腳石
“肯定會增加充電口,但是充電柜實在太貴了。”面對居民的建議,朝陽庵社區的工作人員非常贊同她的觀點,但問題也很現實,小區加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一般都是由充電樁企業給免費安裝,小區并不需要進行設備上的投入,而充電柜卻需要小區自行購買,“咱們小區之前那兩組柜子,是區里協調人家廠家做活動免費送的,現在要安裝,人家給出的采購價格是兩萬多,咱能接受嗎?”
成本問題確實是社區要增加充電柜面臨的最大難題。香河園街道柳芳南里社區也于2019年安裝了電動車充電柜與充電樁,至今運行2年時間。
“社區共安裝了充電柜7處,電池柜25組,提供79個電池充電位置。”社區黨委書記馬俊東介紹說,這些充電柜在安裝時,剛好趕上了廠家活動。“社區或街道都沒出錢,廠商免費給裝的。”該品牌充電柜北京區域負責人表示,這些充電柜的成本是3900元,每組柜子安裝費450元。“我們一臺設備分上、中、下獨立三格,可同時充3塊電池,每臺設備,我們付出的成本至少是4350元。”
但這種優惠,只是發生在市場推廣期。北京很多小區最近兩年都有安裝充電柜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縮短了充電柜企業的推廣期。比如,某充電柜負責人講述,他們最近兩年鋪設了充電柜、充電樁約20000臺,其中,電動車充電柜占到7.5成至8成。“疫情前的2019年,電動車充電柜安裝的速度最快。”
這么多的安裝量,指望廠商每次都免費贈送,顯然不現實。據多家充電柜廠家講述,充電柜的價格確實較高,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充電柜報價雖有區別,但都在數千元以上,最近一兩年新出的具有耐高溫、自動散熱、防爆等性能的8倉充電柜,每組報價都在萬元以上。除了設備成本之外,還有很高的使用成本。比如每年正常的維護費用都是數百元,還需要高達上千元的保險費。“一旦發生問題,保險公司會全額賠付電池、設備以及其他損失,這個保險額度最高要到幾千萬元,所以保費不會太低,頭一年的保險廠家贈送,以后的保費就得使用者出了。”
前期和后期會產生這么多費用,也讓小區居民在希望選擇充電柜之余,感受到了難度。“我們小區連物業都沒有,還是社區幫忙管著。這個錢誰來出?指望電動車主分攤,肯定不現實。”王女士立即放棄了增加充電柜的想法。
效率
充電閑忙時段
使用率差異大
即便是小區決定出錢安裝充電柜,很多廠家還會再進行考察,通過了廠家評估的小區,才能得到充電柜。某充電柜廠家負責人解釋說,這種評估主要是為了推算設備安裝后的使用率。居民在日常使用設備的過程中,主要涉及電費和使用費兩筆錢。“電費交給了接電方,使用費是我們的。我們回收成本,主要是靠使用費。如果使用率不高,那就浪費了。”
經過走訪,確實發現部分充電柜存在使用率低的問題。甘東社區2號樓前有多組充電柜,下午兩點多時,只有兩三個充電倉亮著紅燈,其他十幾個充電倉都在閑置。南營房小區里有兩組8倉充電柜,中午一點多時,其中一個充電柜里,只有一個倉室中有電池在充電,其他倉室全部閑置。
下午3時,在實地走訪柳芳南里社區時發現,社區不同點位的充電柜中,均有居民使用充電。粗略計算,下午時分的充電柜使用率約為30%。“到了傍晚以后,隨著居民下班回家,充電柜的使用率就很高了。”馬俊東說,特別是隨著居民安全意識和充電需求的提升,有時候充電柜還不夠用。
該品牌充電柜的負責人講述,使用他們的充電柜不需要押金,充電基準價是充電費每小時0.4元,儲物費每小時0.2元,具體價格依電池類型與容量大小,以及充電時間長短決定。除了單次充電之外,居民還可選擇每月不限次數的月卡,價格為180元,只有周轉起來,充電柜廠商才會回收成本甚至能獲得一點利潤。“充電柜的設備成本很高,我們特別不愿意看到設備使用率不高,甚至閑置浪費。如何保證安裝后的設備使用率,是個問題。”所以,很多廠商也會注意將充電柜投放到電動車充電需求量大的小區,同時與社區和物業一起,加大宣傳、推廣和約束,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識。
管理
安裝充電柜
選址是關鍵
廠家擔心使用率,而居民卻希望能保證使用的便利。“安在我們小區的充電柜就該是我們小區居民專用,別總是被占用。”
這個矛盾在朝陽庵社區格外明顯,尤其是位于社區東門邊的一組充電柜。分別在上午九點多和下午兩點多去查看,這個柜子的8個充電格一直是“滿員”狀態。“好多都是快遞小哥一早就放進去的,我們居民都搶不上。”一位騎車從此經過的小區居民頗有怨言,“本來是我們小區居民福利,結果反而享受不到。”這也是社區后期選擇充電樁的原因之一——充電柜只需要有手機掃碼就可以打開倉門充電,充電樁可以設計為必須是刷卡充電,而這張卡是小區居民才能辦理的。
這種只面向本小區居民的充電樁在不少社區都比較流行,在走訪時也聽到了很多居民支持這種做法。雖然大部分充電樁的取電都來自于國家電網,但也有少部分是從物業或者居民公用電路取電,這讓不少居民更愿意選擇充電樁而不是沒有充電門檻的充電柜,“我們充電的費用比較低,這個電費是有街道、社區補貼的,這種補貼當然應該限定范圍,必須是社區居民才能享受。”
“安裝充電柜,選址非常關鍵。”馬俊東說,不同社區安裝多少臺、在哪里安裝,要因地制宜。既要保障好充電柜的運行安全,也要兼顧好居民的便利度。“安裝前要征求大家的意見,不能危害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但是也要位置顯眼,讓人能夠方便找到和使用。”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