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過去一年,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經營業績穩中向好,發展質量好中向優,全年全口徑實現營業收入522.2億元,首次突破500億元,同比增長9.96%;實現利潤總額159.4億元,同比增長27.28%;上繳各項稅費47億元,同比增長6.31%。營收和利潤增幅均創下歷史新高。
技術創新,信息匯聚“五朵祥云”
1月20日15時30分,寧杭高速調度中心接到一起智能偵測發出的清障請求,智能系統通過語音播報傳給調度指揮人員,清障救援人員立刻趕赴現場。
江蘇高速公路“交通大腦”協同指揮調度云平臺,給道路管理運營帶來新變化。這個基于“云、管、端”架構、“互聯網+交通”理念的高速公路指揮調度云平臺,有“事件處置”“智能偵測”“協同聯動”“統計分析”等系統。“平臺對交通事故、清障救援等8類主要交通事件進行歸類,全流程處置,一目了然。”江蘇交通控股信息中心主任孫幼軍說,基于手機終端,救援人員出發、到達、施救、離場、解拖各環節圖片信息,與后臺實時聯動。省調度中心、各路段調度中心、各級管理人員可隨時通過PC平臺、手機終端進行點對點實時視頻通信,為交流、會商、調度指揮提供便捷通道。
春節返鄉,關注“江蘇高速”微信公眾號,通過手機就可及時獲取道路擁堵或收費站臨時關閉等信息,實時掌握高速公路動態,提前規劃行程。“江蘇高速公路監控視頻數據上云接口,路網信息經整合,與全社會分享。‘江蘇高速’微信公眾號,最高日訪問量2870萬人次。”孫幼軍介紹,平臺還提供人工智能預報服務,集成高速路網302個氣象采集點信息,讓天氣預報精準到路段和分鐘。
“深入推進互聯網技術、物聯網和新型傳感技術應用,我們不斷強化高速公路的車、路、環境等感知監測體系建設,提高服務公眾的效率、質量和效能。”孫幼軍表示,公司采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多維度交通數據采集、匯聚與共享平臺,現已形成“五朵祥云”,其中“調度云”在江蘇互聯網大會上獲評“數字江蘇”優秀實踐成果獎;“收費云”平臺將重構收費方式,將收費應用系統、衍生系統與核心系統逐步剝離,打造在線、云上、靈活的收費方式;作為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的后臺支撐平臺,“內控云”加大信息化管理在內控管理方面的管控覆蓋范圍;“服務云”在內部數據交互和實時共享基礎上,拓展為公眾服務提供數據服務的渠道;“資管云”通過搭建智慧高效的養護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對高速公路網路橋隧資產基礎數據、檢測數據、監測數據、評估數據的管理,并在此基礎上提供養護決策分析、技術評估、項目規劃、質量管理等功能。
管理創新,模式一變天地寬
不久前,通過合并重組的江蘇東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負責對所轄路段的國有資產管理以及道路橋梁養護、通行費征收、服務區經營、清排障等相關業務的經營管理。所轄路段途經連云港、鹽城、南通沿海三市,北起G15沈海高速蘇魯省界,南接蘇通長江公路大橋,西起G25長深高速蘇魯省界,東至寧連高速宋跳互通,運營管理總里程達455公里。“通過合并重組,這樣既有利于發揮區域化規模效應,降低綜合管理成本,又可以更好地服務江蘇沿海開發。”江蘇東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改變管理模式,實現‘1+1>2’的效果,公司此前曾對沿江公司和滬蘇浙公司、廣靖錫澄和錫宜公司進行合并重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蔡任杰說,公司多途徑、多方式打造重點板塊上市平臺,充分利用寧滬高速上市公司平臺,通過發行股份或現金支付,整合集團優質路橋資產,逐步實現路橋板塊整體證券化。積極探索研究區域化專業化的運營管理模式,穩妥有序推動路橋資產重組和管理整合工作。
蔡任杰表示,立足國有資本投資平臺,下一步還將努力打通高速公路、金融投資和“交通+”三大主業之間的支撐通道,增強系統內產業與產業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協同效應,形成相互支撐、聯動發展的局面。從主要依靠高速公路板塊現金流和利潤貢獻來支撐發展的模式,轉變為通過高速公路、金融、“交通+”三大板塊資本和產業協同來支持省鐵路、機場、港口三大集團的發展模式,在融合發展中助力“交通強省”戰略落地。
商業模式創新,新增長點涌現
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全省首個依托自然景觀打造的旅游休閑主題服務區——寧杭高速東廬山服務區南區,1月11日重裝啟用,讓旅客流連忘返,還吸引許多人慕名而至。通過創新服務區商業模式,江蘇交通控股打造了一批以梅村、儀征、堰橋等服務區為代表的現代化商業服務綜合體,吸引許多知名品牌入駐。江蘇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全新形象刷新旅客感受。
對此,業內專家以“四大四小”來形容:小窗口大民生,轉型后的服務區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百姓需求升級;小空間大舞臺,引進民營資本,創新商業模式,服務區改頭換面;小崗位大作為,面對蓬勃發展勢頭,如今服務區工作人員工作更有干勁;小實體大效益,環境改善了,服務拓展了,百姓買單爽快了,服務區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提升。
江蘇高速公路一年客運量超過14.5億人次。“去年全系統服務區餐飲商超營業額達20億元,租金總收入4億元,實現經營利潤1億元。”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目前江蘇高速公路服務區人均消費水平為11元。“如果人均消費達50元,那么還有好幾倍的盈利空間。”
通過經營創新,江蘇交通控股的非路橋企業質效同樣扶搖直上。去年,金融板塊整體發力,4家金融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32億元、同比增長32%,占非路橋利潤總額的60%。能源板塊持續向好,全年完成大用戶直供電交易電量19.8億千瓦時。高速石油實現成品油銷售量101萬噸,燃油寶銷售毛利潤達2532萬元。運輸物流板塊穩中向優,快鹿公司二次創業,超額完成年度指標,實現利潤460萬元。通沙、鎮揚汽渡全年凈利潤均突破5000萬元。蔡任杰說,公司將圍繞產融結合,探索“ETC+金融”、支付平臺、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加快構建以新金融、新能源、新物流等為重點的新增長點,不斷放大規模經營優勢。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