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項目——廈門遠海碼頭5G智慧港口項目在廈門港落地,廈門港“綠色智慧”升級之路又多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遠海碼頭5G智慧港口項目以5G通信技術為引領,協同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共同推進智慧港口建設,提升碼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產業鏈綜合運營效率。該項目已完成5G專網建設、基于5G的AGV通信管理、5G智能理貨、5G港機遠控、5G智能安防、5G司機行為分析、5G無人駕駛集卡網聯協作、5G無人駕駛集卡標準編制等試點工作。
據廈門港口管理局局長吳順彬介紹,“十三五”期間,廈門港綠色智慧港口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除了5G港口項目外,廈門港還率先在全國完成三年岸電改造任務,首創港口使費無紙化結算平臺,全面推廣集裝箱貨物提貨單及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港口作業單證全面進入無紙化時代。
廈門港口管理局積極引導企業使用岸電。截至2019年年底,高壓岸電總供電3949小時,總供電量達162.9萬度。截至今年6月,廈門港共建成高壓岸電設施11套,總投資9954萬元,其中集裝箱船泊位7套,覆蓋14個泊位;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船泊位3套,覆蓋4個泊位;郵輪專業化泊位1套,覆蓋2個泊位。目前,廈門港已完成集裝箱船、客滾船和郵輪專業化碼頭岸電設施泊位覆蓋率50%的目標。
2018年,廈門港口管理局成立廈門港智慧物流平臺工作協調小組,將集裝箱設備交接單電子化項目推廣至廈門市轄區主要集裝箱碼頭。企業在統一平臺實現了集裝箱設備交接、提箱作業計劃申報、費用結算等手續,實現無紙化操作,減少單證流轉環節和時間。
該項目的落地實施使集裝箱物流節點全流程可追溯,網頁平臺與手機客戶端結合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操作模式,碼頭閘口通過效率由原來的90秒縮短至26秒,全流程物流效率提升20%。拖車公司每年可節約能源14862噸標煤,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232噸,每年港口各類企業降低成本累計1.28億元。
廈門港還大力推進提貨單電子化試點和推廣。該項目通過推動船公司(船代)海運小提單電子化系統與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數據共享,實現進出口企業在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調取電子小提單信息,并授權報關行報關申報使用,加快進口報關申報作業,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優化了口岸營商環境。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