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厚度僅為0.19mm的貼膜卡,將成為每位公民的網絡個人身份,標志著靠傳統身份證進行身份驗證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一次都不跑”時代正加速到來。不久前,公安部在共青城市舉辦了全國SIMeID貼膜卡首發儀式。SIMeID貼膜卡發放以來,已讓共青城市群眾足不出戶辦理出入境、戶政、“車駕管”等業務超千件。
九江公安抓住科技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以民意為導向強力推進“數據強警”、“智慧公安”建設,著力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符合領先發展、比肩中部一流的“智慧警務”,實現了欠發達地區現代警務變革的“彎道超車”,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平安獲得感。
數據作中樞
為警務工作配備最強引擎
5月24日,九江市公安局“視頻與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掛牌成立,與?低暪竟餐_展和推進視頻監控與智慧警務相關領域的技術與實戰應用,標志著九江公安“數據強警”工程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智慧的頂層設計是“智慧警務”的前提。該局堅持以“全采集、大數據、大整合、智能化、高共享、重運用”方針為指引,積極推動以大數據應用為核心的公安信息化發展,以大數據+“精準指揮、精準管防、精準導偵、精準管理、精準服務、精準水域管理、精準交通”為重點,全面提升公安核心戰斗力。
兩年來,九江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張榮先率隊先后赴深圳、廈門、貴陽、重慶等地學習,博采眾家之長,為九江公安所用,出臺了《九江市公安局“數據強警”戰略應用工作指導意見》,長遠規劃了大數據、視頻云、警務云、警務APP的發展,細化了八大創新應用工程建設內容,為各級公安機關開展智慧新警務建設提供了指引。
下轄的共青城市公安局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華為、360等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研發的“警民一體物聯網信息采集及智能分析運用系統”被公安部評為科技創新項目(江西省僅2個獲評),“物聯網綜合信息采集平臺”“互聯網+eID政務服務”獲評公安部“最佳公共服務解決方案”“最佳公安業務創新方案”,三項創新成果在首屆中國警務信息化建設成果展上展出。“互聯網+警務”不僅加速了共青城市的警務信息化,更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2017年公安工作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上半年群眾安全感前進15位。
數據當“向導”
五大平臺合力讓打擊更精準
今年2月的一個深夜,刑偵支隊民警小周收到一條推送信息,信息顯示有攀爬入室盜竊高危人員進入九江。小周和同事們當即在“封城”系統中跟蹤研判這伙可疑人員的活動軌跡,確定了他們的落腳賓館,并一舉將3人團伙抓獲。
當前,犯罪活動向著“流竄化、職業化、高智商化、虛擬化”發展,傳統的“人海戰術”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式,公安機關破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刑偵是公安工作的鐵拳,讓數據給鐵拳當“向導”,讓每一拳都能命中犯罪痛點。
九江市公安機關打破部門壁壘、數據壁壘,高度整合了天網監控、出入城口人像比對、現場勘查、接處警信息、自動信息采集系統五大平臺數據,以龐大數據云為依托構建了智能化的刑事打擊智能中樞——“封城”系統。民警將各類犯罪規律編輯成數據模塊輸入“封城”系統,系統可自動發現可疑人員并報警。三年來,全市刑拘外地犯罪嫌疑人數在總刑拘人數中的占比均在22%以上,走在了全省最前列。
該局先后完成了對本地社會資源和公安信息資源13億余條數據的高度整合,實現了全市海量數據共享,形成了龐大的偵查數據云,并以此為依托形成了“全警情錄入+刑事犯罪研判分析”工作模式,扼住了高發案件、區域流竄案件、系列團伙案件的咽喉,讓刑偵工作進入了“綜合研判、精確預警、準確打擊”的嶄新時代,帶給群眾實實在在的安全感。2018年上半年,九江市刑事案件、侵財性案件發案數同比分別下降9.69%、15.22%,在全省掃黑除惡集中收網行動中,清網率全省第一、抓獲絕對數全省第一。
破案不是終點,為群眾挽損才是保民安的最后一公里。長期以來,電動車、摩托車盜竊案件破案難、追贓難困擾著各級公安機關,九江公安嘗試用“物聯網+電動車”管控模式破解這道難題,共為近3萬輛“兩車”安裝定位系統。主城區的潯陽區公安分局還在各大路口安裝基站,被盜“兩車”一經過路口,后臺會立即報警。今年上半年,該區“兩車”被盜案件破案率達到96%,較往年提升60%。
數據來“站崗”
構建360度無死角立體防控
檢驗一地公安的戰斗力,不僅要看打擊違法犯罪的能力有多強,更要看預測預警預防能力有多強。5月30日,盜竊慣犯劉某流竄到彭澤縣新城國際小區,伺機下手作案,剛轉悠沒多久,就被兩名巡邏民警帶走。這不是巧合,而是得益于一直在為小區“站崗”的數據。
近年來,彭澤縣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現有警力和傳統防控措施已明顯滯后于城市發展,尤其是對人、財、物集中的居民小區,安防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彭澤縣公安局試點先行,率先建成全市首家“智能安防小區”。
車輛通道、人員通道、單元樓通道均分類安裝車牌識別、人臉門禁、人臉抓拍等智能設備,小區視頻監控覆蓋率100%無死角,實現社會治安動態實時、24小時全時段掌控。進入小區的每一個人都被視頻記錄下來,并對人臉進行自動識別、自動和公安相關數據碰撞比對,發現可疑人員系統自動報警。
目前九江市已有4個縣區試點“智能安防小區”建設,試點小區均實現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零發案。
同時,這些實時的動態采集和軌跡信息,將人、房、物、地、事、組織等關鍵要素智能關聯,自動向公安平臺推送相關信息,打造以治安要素信息“強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應用”為目標的社區治理新模式。今年5月,九江市公安局制定出臺《九江市“智能安防小區”建設實施意見》,九江市政府將“智能安防小區”建設納入“民生實事”工程,讓“大數據”變為無窮警力,讓“黑科技”當好城市守夜人。
江西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秦義在濂溪區試點小區調研時高興地說:“‘智能安防小區’非常好、非常有用、非常務實,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全面推廣!”
2018年,公安牽頭開始建設九江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共享平臺,九江也被納入全國“雪亮工程”重點支持城市。全市15000個探頭從高空俯視形成“天網”,15000個“警眼”嵌入大街小巷組成“地網”,5000余個社會探頭接入公安視頻應用平臺,在長江重點部位安裝數據采集設備,建立水域地理信息電子地圖,讓九江不僅成為長江最美的岸線,也是最安全的岸線。
數據去“跑腿”
能網上辦的堅決不讓群眾跑腿
剛剛拿到駕照的市民李某告訴記者:“一聽說可通過互聯網預約考駕照,我立馬就嘗試了,真的很方便,約好了就來考,不用排隊。”能一次辦妥的就堅決不讓群眾跑兩次,群眾通過互聯網自主預約考試,系統對考試時間、場次進行控制,讓考試群眾有序前來,來一次就能考。同時,九江考場率先啟用人臉識別閘機控制系統,有效阻隔代考、替考,從源頭上杜絕“馬路殺手”的產生。
隨著車輛保有量的快速攀升,車駕管業務大大超出了交管部門的負荷,群眾對排隊時間長,效率不夠高頗有意見;ヂ摼W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應運而生,可辦理繳納罰款、預選車牌、補換領機動車牌證等業務,注冊用戶達48萬人,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大大緩解了群眾需求和警力緊張之間的矛盾。
來到九江市公安局交通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交通流量、卡口設備、電警設備、停車場情況,實現了“一張圖”總攬九江主城區交通路況。最為重要的是,根據交通流量大小,系統自動調節紅綠燈時間。利用物聯網監測、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九江市公安局投入5315萬元分三期完成智慧交通項目建設,建立優化大數據交通管控平臺,對交通擁堵這一城市“痼疾”進行治理,城區通行率提高10%。2017年,九江市被列為全省首批“實施智能交通城市試點工程”三大城市之一。
今年5月,為深入落實公安部“只跑一次”工作要求,九江公安出入境“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再次升級,群眾可實現辦理出入境證件自助照相、自助填表、自助簽注和電子支付的“一站式”服務,24小時不打烊,標志著九江進入出入境證件辦理全自助時代。這是九江公安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轉作風、強服務、優環境”活動的一次成功實踐。
九江市公安局秉承“能網上辦的堅決不讓群眾跑腿”的發展理念,開發了“九江公安”這個微信服務平臺,將19個警種、196項所有能夠上網的行政審批和服務項目全部投放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戶籍遷移審批、自主挪車、輕微交通事故“快撤快賠”、案件舉報等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便民、利民項目深受群眾好評。“九江公安”已經讓19.6萬人(次)一次都不跑就辦理了業務,實現了服務大民生的總目標。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