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武漢鐵路民警在武漢火車站督導開展安全檢查。
就地打滾拒絕配合安全檢查,不僅沒坐成火車,還換來5天行政拘留。
說起旅客劉女士強闖安檢,武漢鐵路公安局武漢公安處武漢車站派出所安檢查危隊隊長章凡唏噓不已。
1月29日,武漢火車站東進站口。邊注意觀察進站旅客,章凡邊向《法制日報》記者講起3天前處置這起強闖安檢事件的情形。
1月26日14時許,正帶隊在武漢火車站東進站口安檢區域巡邏的章凡聽到3號安檢機附近傳來吵鬧聲。
趕到3號安檢處置臺前,章凡見一名40多歲的中年婦女正在跟安檢值機員唐俊、武漢火車站安檢班長肖紅志大聲爭論。
見到身著警服的章凡,雙方停止爭論。唐俊告訴章凡,安檢儀顯示,劉女士行李箱有一個約20cm長的鐵制品屬于違禁品,但她拒絕開包接受檢查并要強行進站。
“我包里沒有她說的那個東西!”劉女士一口咬定。
章凡向劉女士宣講了乘坐火車禁帶物品規定,同時說服她“不管有沒有,將行李再過一遍安檢機再說”。
章凡同時囑咐唐俊看仔細,要指明相對確定位置。
劉女士同意再次將行李箱過安檢。
“違禁品在箱子中上部、靠近箱蓋。”二次安檢,唐俊報出相對確定位置。
見證了安檢全程,劉女士同意配合開箱接受檢查。
準備打開行李箱密碼鎖的一瞬,劉女士突然抱起箱子砸在了安檢處置臺上。
“我不坐火車了,總可以吧?”
“可以。沒問題。”章凡安排肖紅志與民警王聰護送其出站。
沒成想,劉女士拖著行李箱扭頭就向A檢票口沖。
章凡他們迅速將劉女士攔下。
見狀,劉女士往地上一躺,邊打滾邊喊:“警察打人了!”現場引發不少旅客圍觀造成進站通道堵塞,還有人拿手機拍攝。
邊控制現場,章凡邊通過警用對講機通知女民警畢申到現場參與處置。
畢申到達現場后再次向劉女士現場宣告:她的行為已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現口頭傳喚她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若不配合,警方將強制帶離。
由于劉女士不配合,民警將她強制帶離現場至武漢車站派出所辦案區。
武漢鐵路警方查明,劉女士行李箱中裝有一把長約20cm的剪刀,屬于禁止帶上列車的物品。
因劉女士拒不配合接受檢查并造成進站通道堵塞,武漢鐵路警方依法對其給予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直到這時,原本想坐城際列車從湖北武漢到大冶的劉女士才明白過來。
“你說你為什么往地上一躺,有意義嗎?”辦案民警問。
“哎,我傻啊,我傻得要命啊,我要是拿出來給你們就好了。”
“對啊,你不拿出來導致后面這么多事發生。”
“哎呦,沖動的確是魔鬼。”
“5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兒,她拒絕配合,硬生生換來拘留5天。”章凡說。
章凡正與《法制日報》記者交談中,東進站口4號安檢機發現了一位旅客行李包中有違禁品。
這名農民工模樣的男性旅客配合安檢人員開包檢查:一把大鐵錘,把手是根塑料管。得知不能帶上車,他配合安檢人員做了登記并主動放棄攜帶。
“為節省旅客時間,我們一般把車票與身份證拍照,事后再集中登記。”肖紅志說,武漢火車站還提供違禁品快遞到付服務。
2011年調到武漢火車站負責安檢查危工作,章凡至今碰到過諸多不配合安檢的情形,有些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又不是機場,火車站搞個什么安檢?!”
“過安檢可以,我這是名牌包包,你先給我200塊錢清洗費!”
在章凡眼里,這些不配合安檢的旅客,跟那些霸座、霸門、霸鋪的旅客沒有本質區別,“行事不依法,全憑個人喜好”。
“針對類似劉女士這種拒不配合安檢的情況,我們主要以說服教育為主。一旦他們的行為對公共秩序產生影響或對安檢員有暴力行為時,我們就會依法處理。”章凡說。
采訪快結束時,章凡不經意說了句:好在,她(指劉女士)還可以回家過年。
按照行政拘留決定書,劉女士2月1日就可以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
章凡說,愿劉女士這次回家一切順利。
□ 記者手記
出行,是春運的永恒話題。
確保每一位旅客都能平安順暢乘坐列車,是鐵路公安民警永遠在肩的職責。
去年以來,列車上“霸座”“霸門”“霸鋪”的行為一經曝光就引發全社會討論。
眾聲喧嘩之下,有10年警齡的章凡想得很明白:提升服務水平、依法履職盡責。
在武漢火車站東廣場進站口,《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安檢人員為有需要的旅客準備了“自助安檢筐”,防止貴重物品丟失或弄臟。
采訪中,記者看到了章凡他們收集的處置劉女士強闖安檢的執法記錄儀視頻、安檢機拍攝的違禁品照片等證據。
章凡告訴記者,從2011年至今發生在武漢火車站擾亂安檢秩序的行為呈下降趨勢,相信未來依法守規者會越來越多、任性違法肆意而為者越來越少。
讓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向上,助力章凡的新春愿望早日實現。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