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橫八縱”打開交通栓塞,進出北戴河從此變通途。
4月27日中午12時,北戴河區崔各莊互通工程主路實現通車,較原定竣工日期整整提前了一個月,這標志著北戴河區旅游旺季交通疏解工程取得重大勝利。
四月的北戴河春潮涌動,萬物復蘇。4月23日,在西部快速路與京哈高速北戴河連接線交匯處的引橋上,記者看到遠山早被綠樹點綴,桃花梨花競相斗艷,北戴河人已經為服務旅游旺季擼起袖子加油干了,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建設交通疏解工程。
橋下,大型裝載車、翻斗車忙碌地穿梭著;橋上,壓路車伴隨著轟鳴聲緊鑼密鼓地施工著;旁邊不遠處,工人們正在壘砌雨水溝……為了保質保量趕工期,北戴河區從上到下,大干特干,披荊斬棘,完成了一項又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只要能提前順利通車,再苦再累都值了!”看到崔各莊互通工程項目從一張張圖紙變成了眼前四通八達的道路,北戴河區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自彬臉上綻開了笑容,他說,現在才如釋重負,終于為今年北戴河旅游旺季服務工作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據了解,2017年10月,北戴河區啟動旅游旺季交通疏解工程,包含崔各莊互通、205國道連接線和沿海路連接線,總投資8.9億元,已被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三五”中期規劃調整項目。截至目前,崔各莊互通主路已經通車,全部工程將于今年6月底竣工。
以疏治堵添新景
“每年旅游旺季,對北戴河區道路交通都是一次考驗,從京哈高速引線進入北戴河區的車輛,70%要經過崔各莊環島,擁堵情況經常發生。”陳自彬告訴記者,這也是北戴河區謀劃建設旅游旺季交通疏解工程的初衷,目標就是提高北戴河區交通疏導能力,打通進出北戴河的“任督二脈”。
據了解,對于該項工程,省交通廳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部也給予大力支持,并同意按照市政道路標準進行建設,劃撥建安費用6.4億元。經過實地反復踏勘調研,交通部規劃研究院提供了規劃研究方案,在優化北戴河區路網結構基礎上,構建了“四橫八縱”的北戴河區內快速路體系。
“看,道路兩側在建的半苜蓿葉形狀的道路工程,就是崔各莊互通工程。”站在引線橋上,北戴河區交通局副局長劉彬艷手指著遠處道路施工現場介紹,“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崔各莊互通處核心點,在這個互通工程里,共設計建設有4條單向兩車匝道,每條匝道寬8米,全長總計2293米,在滿足主要分流方向的前提下,確保進入匝道30至40邁的流暢車速,基本實現車輛快速分流。建成后,除西部快速路左轉和高速引線由西向東的右轉方向外,其他方向全部實現互通,同時考慮到人性化和安全性,還增設了自行車車道。”
陳自彬表示,京哈高速引線、205國道連接線分別與西部快速路實現互通,不僅大大完善了北戴河區交通外環體系,而且由西向東進入北戴河城區的通道也由1個增加到4個,大大緩解了崔各莊環島和聯峰北路旅游旺季的交通壓力。
“以后,崔各莊互通處還將會變成一個標志性的旅游景點,在‘半苜蓿葉’環抱的位置,利用地勢高低錯落有致的特點,種上綠植和花草,來北戴河的游客和附近居民閑暇時可到此賞花游玩,旅游旺季車多時,大家也可停車在此小憩休閑,未來還將設立大型停車場,滿足游客的各方面需求。”陳自彬說。
速度與質量并進
“速度與質量并進”,用這7個字形容北戴河區旅游旺季交通疏解工程十分貼切。
前期立項、跑手續“快馬加鞭”。去年1月22日,經交通部確定,北戴河區旅游旺季交通疏解工程列入“十三五”中期規劃調整項目;1月27日,同意在北戴河區發改立項;3月底,完成全部前期立項工作……用陳自彬的話說,各項工作都是“一路快跑”。
更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共征地900余畝,僅一個多月就完成了,很多工作人員都以村為家,長期駐守在征地一線。
“我們征地涉及拔道洼村、蔡各莊村、崔各莊村、大薄荷寨村、小薄荷寨村和費石莊村6個村莊、220多戶村民,總共征地800多畝。”北戴河區戴河鎮城鎮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岳亮是這項工作的排頭兵,負責挨家挨戶宣傳征地政策和村民溝通,“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征地工作是基礎,如果做不好,將會影響整個交通工程進度。當時我們辦公室就兩個人,每天和鎮領導一起,挨家挨戶進行宣傳解釋,有時遇到不理解的,我們真是嘴皮子都磨破了!那段時間,我父親又突發腦出血,晚上要去陪床,白天還得趕回來進村做征地工作……”說起那段艱難時光,岳亮眼底有些濕潤,但他覺得,為了北戴河區旅游旺季服務工作這個大局,吃點苦,受點委屈,都不算什么,“如今順利通車了,想想我們也有一份功勞,真的很自豪。”
“聽說要征地修路,本來是有些抵觸情緒,但通過宣傳了解到,這項工程能讓我們村變得更漂亮,道路變得四通八達,從村里發展長遠來看,肯定是很有利的。”戴河鎮崔各莊村村民代表李志國說出了全村人的心聲,“我們莊開旅館的多,環境好了,游客來了眼前一亮,來玩的人也能多起來,各家的收入也就增加了,多好的事啊!”據悉,崔各莊互通工程建成后,原來由崔各莊村南部進入北戴河區的車流,將分流到村西部、北部,對村里發展民宿產業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眾人拾柴火焰高,萬人劃槳開大船。
從去年11月7日開工至今,短短5個多月時間,崔各莊互通主路就實現通車,高效率、高質量的背后,離不開北戴河區交通局、發改委、土地局、規劃局、財政局等各部門的通力合作,特別是奮戰在建設一線的工人們更是發揚了打硬仗、能吃苦的“釘子”精神和頑強作風。
“由于工期短,很多工程都在冬季施工,大大增加了難度,為了保進度,工人們在施工路上搭上簡易棚,棚內生上爐子,爐子上再做點水,從而使棚內溫度達到15度以上,防止水泥凍上,就這樣一條路上,好幾個棚一起施工。”陳自彬對當時的施工困難記憶猶新,由于天天駐守在工程一線,幾個月下來,不僅人曬黑了,還瘦了十幾斤,“對這個項目我們可是傾盡了心血,為了給周邊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線路,以及從北戴河區交通發展長遠考慮,我們還提出了建立‘慢行系統’,圍繞崔各莊互通,實現人車和諧通行,這也是我市第一個互通立交‘慢行系統’。”
“每天早晨天不亮,我們就開始干活兒了,晚上也要加班,澆灌混凝土,有時連夜進來的材料,要通宵干完。”負責崔各莊互通南片區的項目經理丁興華說起一起摸爬滾打的兄弟們,有些激動,“技術工李九海家住撫寧區,孩子經常生病,就這么近他也沒請過一次假回去看看;施工員張新一直住在工地,因結石到醫院輸了三天液,稍有好轉,就連忙趕回工地,幾個月時間,瘦了30斤。”曾經揮灑的汗水換來了如今通車的喜悅,丁興華說,大家的辛苦都值了。
“最困難的是移動燃氣管線,南聯峰山與北戴河連接線通道橋的八字墻,1000多立方米的鋼筋混凝土,只能靠人工一點點開鑿,這個移除工程干了一個多月。”負責北片區的項目經理于明遠說起那次攻堅克難的戰斗,仍然記憶猶新。
奮力前行發揚“赤土山精神”
眾志成城,泰山可移。
30多天,征地900余畝,岳亮說,他都記不清進過多少戶村民家去做工作。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村民不理解征地政策,他們就腳不停歇地穿梭于一戶戶村民家,一遍遍講解,一次次溝通,終于換來了村民的理解與認同,確保了各項工程順利施工。
短短5個多月,崔各莊互通主路通車,人們再一次見證了“北戴河速度”。只為了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可以方便進出北戴河,原計劃5月底實現通車,但在北戴河區交通局帶領下,建設隊伍硬是把通車時間提前了一個月,為此陳自彬還在領導面前立下了“軍令狀”。敢擔當,能擔當,經得起困難考驗,圓滿完成北戴河區旅游旺季交通疏解工程,這就是“赤土山精神”的再一次體現。咬定青山不放松,憑著一根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建設者們讓這項工程在諸多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迎難而上,敢于擔當;遇到困難,齊心協力;面對壓力,一鼓作氣。陳自彬對身邊人說:“緊繃的心,要到最后一刻實現全部通車后,才可以放松。”他意味深長地說,國家、省、市把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去辦,不負責任、不敢擔當怎么行,只有時刻牢記責任和擔當才能在磨煉與錘打中拼下一場場硬仗。
道修好了,路修通了,環境變得越來越美了,北戴河旅游旺季服務工作序幕不僅已全面拉開,而且還實現了開門紅,相信北戴河人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各項準備工作中,奮力前行,凝心聚氣,將北戴河建設得更加美好。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