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雙十一”,這場全民熬夜“剁手”的狂歡節終于在“罵罵咧咧”聲中走出高潮,各種眼花繚亂的優惠規則讓人看不懂省錢的路究竟在何方(甚至有人喊話:不懂點函數都省不了錢)。可正當你抱怨購物津貼無法使用、糾結要不要退貨時,熬夜買的寶貝已經連夜坐高鐵飛奔而來到了家門口,這物流速度不禁讓網友調侃到:“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快遞小哥的電話——你的貨物已送達!(出來取快遞嘍!)”
十年雙十一,今年又迎來新的大考,根據天貓數據,截止上午10點18分時,物流訂單量已突破8.12億,超過2017年全天。新的世界紀錄讓雙十一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物流大考。這當中,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物流人,從開始的爆倉,到如今的奮力支撐,中國物流硬是追趕上了中國電商的蓬勃發展。
40年風雨兼程
40年前,反映市場經濟發展的“物流”概念還沒有進入中國,直到國門打開后的1979年,我國學術界才開始引進“物流”這一概念。一開始,它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因為在當時,要想申請一家與物流相關的合資企業是極其困難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物流”作為新生事物在中國的落地之難。
而40年后的今天,斗轉星移,中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物流市場國家。1978年我國貨運量僅有24.89億噸,到2018年底全國貨運量超過500億噸,40年增長19倍。改革開放以前運輸業僅僅是輔助性的產業,而今天物流業已成為新時代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不斷加深。
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將首次超過40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在快遞業有力支撐下創6.9萬億元的新高,同比增長26%,電商物流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動力。
同時,為響應國家提出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號召,物流業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各級政府持續加大支持物流業的政策與降本增效力度,促進了社會物流效率穩步提升,一改原先粗放式經營,物流市場主體小、散、亂等問題,物流業效率與服務質量穩步提升。據測算,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上升1%,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就會下降0.3-0.4個百分點,2017年社會物流總額為252.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同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已連續11年穩中有降,推動了我國經濟提質增效。但是與發達國家社會物流總費用平均占GDP約8%相比,中國物流業還要繼續努力。
未來砥礪前行
回顧2019,物流業的業績值得肯定;展望未來,物流業又將有哪些新變化?物流快遞專家王繼祥綜合各方面的信息,結合自己的研究,對物流發展新趨勢做出了判斷,讓我們且看且分析。
最大熱點:2019年智慧物流變革
2018年智慧物流發展得到了業界廣泛關注,成為了物流業發展與創新的一道靚麗風景,2019年智慧物流更是飛速發展,繼續成為物流行業最大的創新熱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配送等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更加高效;隨著國內在智能物流行業的加大投入,國內市場未來十年到十五年,會是一個快速騰飛的時代,同時中國智能物流在未來的十年到十五年內,將會在全球廣泛布局,在世界物流中占據重要位置。
正如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說的那樣,雙11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物流大考,要想順利的度過,那解題的關鍵還在于全鏈路的“數智化”,通過數字化方式盤活每個物流要素,使其運轉更充分、更高效。
——國內智能物流行業將迎來騰飛時代
順豐等傳統的物流公司在2016年陸續上市,物流企業資金運轉實力進一步擴大,而智能物流也將成為企業未來的打造重點。未來物流公司的競爭將是在智能物流領域技術的競爭。同時,伴隨智能物流的進一步發展,如點我達等智能物流配送平臺憑借其在行業多年的積累,也將是市場的重要勢力。另一方面,包括京東和阿里等電商平臺,其更貼近用戶消費場景的特點,以及在物流技術的多年儲備,也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物流行業的發展。
——智能物流助力農村物流的發展
現在農村的物流體系建設普遍落后,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47.4%的受訪網民認為自提點離家里太遠,除此貨品到達延遲、丟失以及損壞都等諸多問題突出,農村物流仍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而無人機的配送則能有效解決農村路途崎嶇,訂單量少而分散的問題,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智能物流能給農村物流帶來徹底性的改革,或將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等問題,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
市場風口:即時物流配送推動末端物流變革
即時物流看似簡單,表面看僅僅是物流最原始的點對點配送模式,但在互聯網成為基礎設施的今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都在即時物流配送體系中得到應用,數據驅動,智能調撥已經成為即時物流的核心競爭力。
即時物流的技術變革解決了傳統的點對點配送的大規模、高延時、不確定等問題,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更提升了服務體驗,又通過與新零售對接、與電商物流前端配送系統對接、與供應鏈系統對接,打通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網絡,推動著物流系統的變革。
即時物流的變革帶來了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2018年即時物流行業用戶快速增長,季度環比增長速度超過了20%,引來傳統快遞企業、電商物流企業、城市配送企業的加入,引起了資本市場廣泛關注,引發了城市配送模式的深度變革。
2019年即時物流繼續呈現高速發展態勢,隨著新零售的發展,即時配送迅速的同新零售的線下門店配送對接,快速向零售末端配送等領域擴張;隨著懶人經濟發展,即時配送又開始與C2C業務對接,向代買代送、同城快遞領域擴張;隨著客戶對配送時效要求的提升,即時配送也開始與傳統配送系統對接,向同城落地配領域滲透,推動末端的快遞市場變革,隨著即時物流邊界的不斷擴張,將有可能推動本地生活新生態的重構。
行業熱點:中國家居物流快速發展
在衣食住行中的民生領域都需要現代物流服務作為重要支撐,新時代的消費升級推動了品質消費、懶人經濟,推動了民生物流服務的快速發展。民生物流服務面對C端,呈現的是碎片化、隨機化等特征。
前幾年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物流的重點聚焦在衣與食,因為家居物流服務鏈條長,作業難度大、物流成本高、難以標準化,需求規模更大的家居物流服務一直沒有引起廣泛重視。
2017年中國家居物流和大件物流市場已經開始啟動,家居電商也在快速發展,家居物流向著標準化、定制化、一體化、智慧化、供應鏈協同化方向進化。2019年中國家居物流依舊是中國物流市場上一個突出亮點。
一是家居物流技術裝備市場需求成為熱點。家居物流技術升級推動家居物流中心建設與改造,增加對托盤、單元載具、叉車、貨架、分揀系統等物流技術與裝備的市場需求;
二是以家居物流為主題的大件快遞、快運市場需求增長,推動大件物流的標準化進步;
三是家居物流領域將成為資本關注對象,定位家居物流的創新企業與創新模式會不斷涌現。
市場亮點:物流技術裝備行業市場需求旺盛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快速發展,智能制造的全面推進,人口紅利的消失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在物流領域物流作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迅速,通過實現機器代人而減少人工成本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推動了物流技術裝備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2019年中國物流裝備行業市場需求繼續保持20%以上增長,智能物流裝備保持在25%以上的增長。
在制造業和物流行業總需求整體疲軟,經濟增長速度不斷下滑,每年GDP增長速度在7%以下的情況下,中國物流技術裝備產業市場需求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個別產品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30%,與經濟發展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成為物流行業的市場亮點。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物流技術裝備行業將繼續處在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其中家居領域的市場需求將成為快速增長的新熱點,電商、快遞、新零售、服裝、新能源、新制造等領域的市場需求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加速發展:商貿物流標準化與單元化物流
經過商務部幾年來大力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大力推進托盤標準化和托盤的循環共用,帶動了物流箱周轉箱、貨運車輛車廂、貨運集裝箱、貨架貨位、裝卸設備、包裝箱等產品的尺寸規格標準化,推動了產品包裝模數標準化,激活了單元化物流發展的市場機制,為全面實施單元化物流打下了良好基礎。
2018年,商務部在圍繞“物”的標準化基礎上,又以“物”的單元標準為載體,推動標準化工作由標準貨物單元向計量單元、信息單元、訂貨單元方向發展,通過給標準單元賦碼,推進GS1編碼標準全面實施,推動了物流、信息流、商流三流合一,促進了以單元化為基礎的供應鏈體系建設。
2018年商務部還聯合9部委正式發布了《關于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意見》。該意見的發布吹響了單元化物流的號角。在上述工作基礎上,2019年商貿物流標準化與單元化物流再次加快發展。
單元化物流是物流業提質增效的基礎,在商務部大力推進下,目前托盤標準化工作取得重大成績,單元化物流深入人心,帶動了圍繞托盤標準化和單元化物流的一系列創新。
如:社會化的托盤循環共用開放體系得到推進,運輸領域單元化物流運輸創新取得突破,農超對接生鮮蔬果周轉箱應用取得重大成效等等。尤其是在單元化甩箱運輸方面,由于甩箱運輸既可以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又可以實現前置分揀,得到了一些運輸企業的青睞,創造了新的運輸模式和創新的獨角獸企業。
如:商橋將單元化甩箱模式應用到全運輸網絡,覆蓋了10個重點省份。在在網絡運營中,商橋通過投入單元化的小箱主打的「公交貨巴」快件箱模式,由于快件箱的標準化,極有可能在公鐵聯運上進行大規模的運營。
此外,在單元化小集裝箱運輸方面,還有宇鑫的區域網甩箱模式和壹站壹達的專線甩箱模式的探索。預計未來單元化物流的創新模式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其中的創新性獨角獸企業快速發展,從而帶動中國單元化物流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走向全球:中國重點物流企業開始海外拓展
以全球化的視野,將供應鏈系統延伸至整個世界范圍。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地穩步推進,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中國重點物流企業開始了走向全球,在海外拓展,建立倉儲物流基地,打造面向全球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預計未來中國物流企業海外拓展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如目前順豐集團已經在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美國等十余個國家成立了營業網點,至少開通了14條國際航線。據其發布的2018年中報顯示,截至上半年,集團國際標快/國際特惠業務已涉及全球53個國家,國際小包業務則覆蓋了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并且公司還在美國、德國、愛沙尼亞等建立了海外倉。
近年來,菜鳥網絡加快在全球“織網”,目前搭建的全球航空運輸網絡已連接航線達106條,日均飛行航班225班,可飛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菜鳥跨境網絡已經遍布全球,服務覆蓋224個國家和地區,初步搭建起了一張真正具有全球配送能力的跨境物流骨干網。
京東物流則瞄準供應鏈服務全球化網絡,計劃搭建以中國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進入中國的雙通網絡,并通過建設海外倉等方式,縮短貨品距離,實現48小時中國與全球相通。
目前,京東物流國際供應鏈已在五大洲設立超過110多個海外倉,原產地覆蓋達到100%。通過海外倉進行供應鏈前置,能夠避免增加商品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在原產地即開啟商品的溯源追蹤,也為打擊假貨和用戶的購物安全提供了保障。
目前走向國際的物流企業已經超越簡單的倉運配服務,隨著服務鏈條變長,需要物流與供應鏈全流程的優化整合設計能力,需要考慮與本土化企業的生態聯動,需要建立當地的落地配網絡,需要形成雙向對流的物流通道。這是一條艱險的道路,任重而道遠,預計隨著中國產品走出去和國外產品買進來,未來中國物流企業走向國際的步伐必將進一步加快。
物流業:痛點+難點
需要重視:中國電商快遞的增長速度出現下降
近年來,中國電商快遞包裹增長速度出現拐點,但長期以來中國快遞包裹增長速度一直在50%左右,讓很多大咖和物流專家感到十分樂觀。2017年,馬云大膽提出了未來6-7年中國電商物流包裹會達到每天10億件的樂觀預測,引起廣泛關注和共鳴,盡管2018年“雙十一”當天產生的包裹訂單已經超過了10億件,但未來六七年包裹每天都達到10億件的說法還言之過早。
事實上在2017年中國快遞包裹增長速度就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增長速度由上年的51%下降到28%,只不過由于快遞包裹增長的絕對量太大,全年快遞業務量超過了400億件,讓大家忽視了快遞包裹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的問題。
2018年快遞業務量增速繼續下降,結合這兩年的變動趨勢,預測中國快遞包裹的增長速度2019年將繼續下降,增長速度下降到23%左右,2020年將下降到20%左右。
隨著快遞包裹基數越來越大,未來電商物流快遞包裹增長速度還將下降,對此物流技術裝備企業及快遞物流企業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這不僅關系著中國電商物流體系的建設規模與資源配置,關系著未來電商物流倉庫與快遞網點的發展規劃,還關系著未來快遞物流企業需要配備的分揀系統、叉車、貨架、車輛、包裝箱等資源數量,如果物流增速預測出現巨大誤差,將在未來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
值得關注:中國物流市場需求增長趨勢出現變化
從2012年以來,中國物流市場總需求增速就開始出現拐點,增速不斷下降,在2015年達到谷底,物流總額增長速度僅為5.8%最低點,帶動了這幾年中國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在2015年之后物流總需求增長速度有所反彈,出現小幅回升,到2017年增長速度到達峰值,2018年基本處于平穩態勢。
目前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已經進入衰退區間,2018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制造業是先行指標,產品是物流之源,制造業不景氣一定會影響物流市場需求,另據相關指標,目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也呈現低迷態勢。
2019年中國物流市場需求結構也呈現較大變化,2018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調整運輸結構的政策,大力推進公轉鐵,公轉水,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等運輸方式變革。受這一政策影響,2019年公路貨運業需求將更為低迷,物流貨運資源供大于求,是物流貨運企業及個體司機的日子艱難的一年。
物流人:拼了+“拼了”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在2012年到2017年實現了五連降,從18%下降到14.6%。
物流業在為中國經濟發展默默地做著貢獻的同時,還在不斷地降本增效,為社會創造價值。
在這組數據的背后,是無數的物流人辛勤付出的結果。在他們身上,總有一股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驅使著物流人櫛風沐雨,砥礪奮進。
國家郵政局發布預測:預計11——18日期間,快遞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到28億件,為彌補高峰期間末端投遞能力的不足,各家快遞企業普遍加強了末端投遞人員、場地、車輛儲備,已臨時補充近40萬人,同時加大了對網點快遞員的獎勵和派件獎勵。
這段日子,所有的物流人不是在送快遞,就是在送快遞的路上!
無論是大佬還是總裁,抑或普通作業人員,這個雙11,所有的物流人都拼了!單日處理包裹量是平日8倍,正點送達率保持平日高水平,這背后,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順豐:總裁王衛親自派件。
德邦:董事長崔維星探班運營一線(上海運營樞紐)。
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一行中通快遞上海轉運中心視察調研。
在現場,除了老板,更多的是那些奔跑著的平凡物流人!
郵政:場地整夜燈火通明,人員通宵馬不停蹄。
京東: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怎樣的角落,我們都在路上。
亞馬遜:亞馬遜物流+的助力。
韻達:凌晨四點的韻達,那里有著最溫柔的故事。
申通:你看過凌晨四點的上海嗎?看過,全是包裹。
不知名的物流人說:又奮戰了一個通宵。
中通:及時送達,“雙十一”里的小哥這么拼,建包完畢后的間隙小憩,腰弓成90度的小哥,刺骨寒風中的奔跑。
圓通:大飛機、自動化與普通人,每一個送達背后你不知道的艱辛。
全峰:以夢為馬,愿為你星夜兼程。
挽起袖子干活不小心劃傷手臂,大叔說:“這是小事兒,我急著把貨搬完,讓等待的人早點收到。”
這個“雙11”,除了13分鐘的首單配奇跡,還有廣大中間處理環節員工的辛勤付出。
百世:奔跑,是雙11期間所有物流人的節奏,您每一個催促背后,是您不知道心焦!
普羅格:紅彤彤是包裹,也是我們的熱情!
寶尊電商:科技+人力,為了更快一步!
發網:做一個低調的物流人,對自己的付出只字不提。
蜂巢:不吃飯不睡覺,更多的是因為太忙碌吧。
中遠:跨境電商的物流一線,千億奇跡對物流而言是怎樣的壓力?
遠成:無論晝夜,無論性別,堅持,努力!
海爾:首單送達創造時速新奇跡背后,是你看不到的艱辛。
此時此刻,休息對他們來說極為奢侈,如果您的快遞暫時未到,請再多一點耐心,相信沒有人會故意做錯事,更沒有人會故意怠慢,他們只是一群為我們提供服務的普通人,尊重快遞一線員工,尊重為大家服務的人,是他們在背后的默默付出,讓我們歲月靜好,生活便利!(韓夢宵)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