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當下,形勢嚴峻。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湖北省交投集團有關工作要求,湖北交投鄂西北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鄂西北運營公司”)所轄基層6個片區黨支部、30個站所黨小組攜手打好“組合拳”,相繼成立了以黨員為主的6支防汛聯合突擊隊,并將隊員覆蓋到轄區警、路、企、養等多部門的優勢力量。通過組建高速公路防汛聯合突擊隊,全面壓實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職責和使命,時刻保持戰時狀態,全力為山區人民群眾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以“警”字當先,擰成“一股繩”
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鄂西北運營公司各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始終將汛期安全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抓實抓細抓小。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全力以赴對風險點預警、隱患點消除,確保汛期道路安全。
自汛期以來,各防汛聯合突擊隊就加強信息共享,及時開展聯合會商和分析研判,優化預警方法、提高預警精度,切實增強預警的預見性、準確性和時效性。尤其對局部強對流天氣和局地強降雨的預警,準確分析影響時間、影響程度和影響范圍,及時預測發展趨勢,為防汛救災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爭取充裕防范時間和充足的防范措施。
據統計,汛期以來鄂西北高速各防汛聯合突擊隊響應氣象預警230余次,各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召開6次防汛聯防專題會議共商應對措施。
以“防”字著力,織牢“一張網”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鄂西北運營公司各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始終以防為主,注重災前預防,堅持把人力物力和財力精力更多集中到防的階段、防的過程、防的措施。未雨綢繆,見微知著,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加強防汛應急演練,不斷提高科學應對汛情防控能力和水平。7月7日,鄂西北運營公司在棗潛高速襄陽南段開展汛期邊坡垮塌事故聯合應急綜合救援演練;7月29日,鄂西北運營公司第五片區黨支部在麻安高速谷竹西段開展汛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期間30個基層站所黨小組相繼開展了防汛應急演練活動,以此將汛情防控安全預警、提防意識推到最高端,時刻繃緊防汛保暢安全弦。
另外,鄂西北運營公司第五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還根據轄區地理特性和道路實情,把演練應用的桌面推演上,進一步提升應急響應、溝通協作、安全管控等方面的能力。多措并舉,科學部署,各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做到思想上早準備,責任上早落實,工作上早部署,措施上早制定,為全力打好防汛“攻堅戰”厚植優勢資源。
以“攻”字為要,下好“一盤棋”
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而眾智之所為,無不成也。鄂西北運營公司各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因地、因勢制宜的建立健全高效的聯動工作機制。在道路險情處置上,實現“一個指令,多方行動”的新模式,構建“一方任務,多方支援”新格局,探索“一個目標,多方聯動”新戰略。
雨情就是命令,保暢就是責任。在入夏以來的防汛保暢工作中,鄂西北運營公司各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在公司黨委的科學指導下,上下一心擰繩一股,沉著應對汛期每一場安全保暢大決戰。7月20日,由于持續暴雨導致棗潛高速襄陽南段部分邊坡出現水毀險情,鄂西北運營公司第一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快速出擊,投入挖掘機2臺、自卸車4輛、巡查車3輛、編織袋150個,以最快的時間搶通出行道路;8月7日晚,局部大雨造成谷竹高速西線向下壩隧道出口邊坡發生滑坡,鄂西北運營公司第五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立即響應,密切配合,力量共施,僅用3個小時就恢復了道路正常通行秩序;8月20日,鄂西北十堰片區迎來秋汛后首場暴雨,受強降雨影響,G59呼北高速公路鄖十、十房段多處發生山洪積水涌入路面、洪水倒灌隧道、灌木倒伏、邊坡水毀等險情,鄂西北運營公司第四片區黨支部聞汛而動,聯合轄區高警、路政、養護等部門第一時間啟動聯勤聯動應急預案,經過10個多小時的奮戰,快速清除了沿路的樹障、塌方和山洪溢路險情,恢復了高速公路便捷、安全、暢通的通行功能。其實,在山區高速光路上,這樣的防汛保暢案例還有很多很多。
截止目前,鄂西北運營公司各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已累計投入防汛保暢人員1580人次,檢查、養護道路總里程662公里,整治存在沉陷、落石、邊坡垮塌等隱患地段40多處,及時修復沿路鋼板162米,有效的保障了一方人民的出行安暢。
在防汛保暢工作中踐行初心,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下階段,鄂西北運營公司各片區黨支部防汛聯合突擊隊將在省交投集團公司黨委、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以人民群眾的安全快捷出行為使命,時刻以更高的站位、更強的擔當、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忠實履行安全保暢職責,讓鮮紅的黨旗在防秋汛、迎“國評”工作前沿高高飄揚,用優異的成績向上級黨委和過往司乘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通訊員:金偉忠、李向陽/攝影報道)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