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雜志訊(通訊員 / 郭義民)近年來,新余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城鄉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推進城鄉公交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實施城鄉公共交通資源均等化,打造智慧、綠色、共享的城鄉公交體系,城鄉公交成為惠及民生、綠色發展、全域旅游、脫貧致富、創新社會治理的強大“引擎”,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定的交通運輸保障。
城鄉一體全覆蓋。經過多年“四好農村路”建設和公交事業的發展,全市道路交通連網成片,公交車提檔升級,公交線路加密,全市38個鄉鎮(辦事處),通客車率100%,396個建制村已實現通客車;公交車服務范圍覆蓋所有鄉鎮,園區公交和旅游公交被納入公交網絡,實現鄉村與城市,工業園區,景區的無縫換乘,農民進城到景區、園區等務工、經商可當天來回,實現居民家門口就業。
民生公交更惠民。新余公交自2006年8月1日起,一直對主城區“四類人員”(65周歲以上老人、小學生、殘疾人、現役軍人)實行免費乘車、中學生實行優惠乘車;2017年起對道德模范和優撫對象實行免費乘車;2020年新增五星志愿者實行免費乘車;推行“財政兜底、城鄉一體”民生公交模式,城鄉公交低票價運營,有效滿足群眾進城購物、就業、上學和就醫等多樣化、多時段、不定時的出行需求,切實解決城鄉居民出行難。
綠色公交更環保。新余2000年在全省率先實行無人售票和開通雙層觀光巴士,2004年成功啟用公交IC收費系統,為順應移動支付潮流,全面提升市民的便捷乘車體驗,2019年實現全線路“移動支付”全覆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公交車全部是天然氣和純電動車,市民乘車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智慧公交更安全。全市城市公交和城鄉公交已全部安裝4G視頻監控系統,不僅可以規范駕駛員行車過程中的具體行為,還能全面監控存儲車內情況,遇有群眾的投訴舉報可以調取視頻監控進行核對。加快互聯網信息化建設步伐,對原有的公交IC卡系統升級改造和設備更新,建設云閃付智慧公交平臺,開通了交通一卡通,城市交通建設邁入了互聯網時代。
“公交+”助力脫貧攻堅。積極探索“公交+扶貧”,依托城鄉公交站資源,推進公交、物流“三站合一”,探索“公交+物流”“公交+電商”“公交+扶貧”等運營模式,打造開放共享的農村物流配送網,公交車帶著市民、游客,沿著形態各異的美麗鄉村路,到農家樂休閑、采摘、觀光,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常態化監管保服務質量。交通管理部門建立服務質量常態化監督考核機制,出臺農村客運服務規范,確定了以“三化”和“五定四統一”為主要內容的服務質量標準,并將服務質量納入了對客運企業和駕駛員的誠信體系考核內容。依托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和12345市長熱線等投訴渠道,及時收集反饋群眾意見建議,將服務質量與財政補貼策掛鉤。加快建設信息化步伐,利用智能手段對客運服務質量進行動態監管,提升客運服務水平。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