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香槐六路跨灞河橋正式通車放行。
2月23日上午,香槐六路跨灞河橋正式通車放行,灞河兩岸交通更便利,從行政中心片區到“三中心”片區的通行時間將大大減少,該工程的順利通車,不僅保障了十四運順利舉辦,也有效推動區域發展,提升了周邊居民的出行便捷度。
最大跨徑120米
為目前全國最大跨度連續鋼桁梁橋
香槐六路跨灞河橋西起歐亞六路,東接香槐六路,北貫西安奧體中心,南通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是服務十四運的重要景觀橋梁,也是貫通灞河南北區域的交通“主動脈”。橋梁全長732米,共九跨,最大跨徑達120米,是目前全國最大跨度連續鋼桁梁橋,也是陜西省第一座變高雙層鋼桁梁橋。主橋鋼桁梁結構采用工廠加工、現場拼裝的施工方法,劃分為5574個節段進行拼裝,用鋼量超過1.1萬噸。橋身采用了人、車分離式雙層橋面布局,在灞河同類橋梁中屬首創,上層橋面為機動車道,寬25米,為雙向六車道;下層橋面為人行通道,寬11米。
兼顧景觀與通行能力
兩河四岸交通聯系更緊密
走上建成后的大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華夏文旅景區的藍色海洋館,在朝陽的映照下,灞河河面波光粼粼,廣運潭公園春意盎然,灞河兩岸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香槐六路跨灞河橋正式通車放行,標志著浐灞生態區承擔的5座服務十四運的橋梁建設任務提前一個月全面完成。”浐灞生態區住建局工作人員馬騰霄說道,過去一年多時間里,通塬路跨浐河橋、金茂一路跨浐河橋等五座橋梁陸續建成通車,增強了兩河四岸交通聯系,同時連接了主城區和奧體片區,為即將到來的十四運提供交通保障,有助于完善路網體系,緩解周邊交通壓力。
對于周邊居民而言,香槐六路跨灞河橋也是一條“幸福通道”。“平時去河對岸需要繞道北三環或者歐亞大道,極不方便,而香槐六路跨灞河橋的通車放行,解決了灞河兩岸連接不暢的問題。”通車儀式現場,居民李女士說道,“以后想帶孩子去對岸的華夏文旅度假區玩耍都不必開車,只需步行就可以輕松到達。”待下層人行通道開放后,群眾還可以在橋面觀賞灞河兩岸的美景。
克服重重困難
提前一個月完成建設任務
香槐六路跨灞河橋工程工期緊,任務重,2019年年底項目開工以來,全體建設者以“鐵軍”作風保工期,精心施工保質量,克服重重困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最終提前一個月建成通車。
“跨河橋梁施工位于河岸,基本條件就比城市道路施工復雜。橋梁的上層為平面,而下層由多個連續的曲面構成,對于施工精度要求很高。整個橋梁結構的連接方式為焊接,而非同類橋梁常見的栓接。焊接體量巨大、焊縫形式復雜。項目工期跨越整個冬季,焊前預熱及焊后保溫等冬季焊接技術尤其重要。”中建三局香槐六路跨灞河橋項目經理蔣維龍介紹,香槐六路跨灞河橋的建設,集中了目前鋼桁梁橋梁中全焊結構、雙橋面、變截面、大跨度、連續鋼桁梁等難點,在全省同類型橋梁中屬首創。“完全沒有范例可以參考,技術人員拿著模型反復琢磨,經過全體建設者一年多的不斷努力,最終讓大橋的雙層線形得到了完美呈現。”
浐灞生態區去年已累計建成
橋梁5座、道路35條
過去一年,浐灞生態區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理念,聚焦十四運中心任務,大投入、高速度、全方位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累計投入資金83億元,建成橋梁5座、道路35條,交通動脈更加暢通,城市面貌展露新顏,綜合承載力邁上新臺階。
目前,浐灞生態區“五橋一隧”工程中的五座橋梁任務已經全面完成,錦堤六路(歐亞四路)下穿灞河隧道工程也在快速推進,當前正在進行二期主體結構施工,預計2021年7月底建成通車。
接下來,浐灞生態區將緊扣十四運重要時間節點,以加快項目推進為著力點,系統謀劃、精心組織、倒排工期,全速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暢通區域交通,為居民出行、產業發展以及十四運的順利召開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