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來就是民生要義、經濟命脈,維系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承載著社會的發展重托。
“十三五”收官之年,樂陵市交通運輸局交上一份民生答卷——讓路網更完善,通達范圍更廣,技術等級更高,路面質量更優,干線公路的“主骨架”作用增強,“毛細血管”農村公路提質升級,基本實現了公路規范有序、便捷高效、安全暢通、持續健康、建管養運協調發展,打造了“民生交通”。
完善體系疏通交通“大動脈”
在城區,“免費公交”穿梭往來,承載著市民公交出行滿滿的幸福感;在農村,硬化路直通家門口,致富路也隨之被打通。覆蓋城鄉的路網系統,讓出行環境越來越便捷。“終于盼來這一天!”2月8日,樂陵—慶云城際公交旅游專線開通,市民耿春梅很開心:“過年期間,我帶著我的孫子、孫女坐著旅游專線繞了一圈,路過景點的時候想在哪下都可以,孩子們玩得很開心!”這條公交專線實行雙向對開,分別在樂陵德百商城、慶云昆侖商城發車,每天各12個班次,約每小時1班,途經樂陵文廟景區、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千年棗林游覽區,慶云海島金山寺等旅游景區。樂陵、慶云兩地以公共交通和文化旅游為媒,促進區域互聯互通,有助于兩地經濟、文化、旅游的互聯互通。
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迎來“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不少農村百姓的出行難題在“十三五”時期得到有力緩解。鎮村的大街小巷暢通有序,寬敞整潔的柏油路串聯著家家戶戶,沿路邊溝干凈、綠化帶齊整。截至2020年9月底,共為879個村新硬化通戶道路面積270萬平方米,打通通戶道路最后一米,提前3個月完成建設任務。朱集王雙志村、楊安鎮千都苑社區入選省交通運輸廳“我家街巷最美”村莊。
“以前,我得騎電動車去站點,把電動車放到站點附近再坐車。現在,我出了家門口就能坐上免費接駁車。”鐵營鎮張蝎子村村民趙香云高興地說,村子位于樂陵市東南部,位置較偏僻沒有公交站點,沒有接駁車以前,村民從村里出來去公交站點,需要走1公里多的路程,一般要走10多分鐘。
壯大實力貨運物流“加速跑”
目前,樂陵市依托“四好農村路”建設,累計投入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170部,設置城鄉公交線路33條,新安裝農村公交站牌630個;對達不到通達新能源公交車條件的少數村莊,安排6部小公交專用接駁,讓村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全市1042個村實現新能源公交及客運站牌全覆蓋,新能源公交運行以來,開設黨員先鋒號公交線路和黨員服務示范崗,好人好事不斷涌現,成為樂陵城鄉發展的靚麗風景。“四好農村路”建設工程是樂陵市2020年重大民生實事之一,12月30日,樂陵市“四好農村路”正式通車,對樂劉路、大慶路、楊寨路、黃商路、紅色文化旅游路等8條重點縣鄉公路,實施了拓寬改造工程61.5公里;為14個鄉鎮(街道)、84個村莊,實施了自然村通達工程80公里。此外,還對部分路段進行了養護大中修,改造危橋5座。結束了花園、大孫2個鄉鎮不通三級路的歷史,打通了樂陵南部、西北部鄉鎮交通瓶頸,實現所有鄉鎮駐地十分鐘到達國省道干線公路,全面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您的快遞已到達便民服務站,請及時提取。”朱集鎮大常村村民常德江一大早就接到了配送員的電話,“以前需要到鎮上拿快遞,還要特意抽出時間抱著孩子過去,很麻煩,現在村里設了服務站以后,只需要幾分鐘就能拿到!” 近年來,樂陵市交通運輸局大力推進交郵合作,引導申通、圓通等7家重點快遞企業聯合建成5000平方米世紀通達快遞分揀中心,實現了1名業務員、1個鄉鎮、1個服務站可同時操作多家公司的快遞包裹。設立城區快遞驛站30家,鄉村快遞便民服務站119處,創新實施“快快合作”“郵快合作”“交快合作”等服務模式,構建“縣級中轉、鎮級分撥、村級配送”三級快遞物流體系,日均進村快遞量1.8萬件,在德州各縣市率先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
村級便民服務站的設立打通了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不僅方便了村民寄取快遞,而且打造快遞服務特色農產品項目,帶動了電商發展。進一步培育壯大“快遞+金絲小棗系列產品”“快遞+調味品系列”“快遞+農副產品”“快遞+泰山體育器材+小五金+汽車配件”等現代農業、體育產業、制造業等品牌,打造了一批“快遞+電商”等深度融合示范項目。
在G2高速樂陵西出口和G339交匯處,一座現代化綜合物流園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預計今年6月可交付使用。“山東樂達現代智匯綜合物流園項目按照國家5A級綜合物流園標準規劃設計,打造輻射京津冀魯的區域性智慧物流中心。”樂陵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科科長王曉介紹說。
項目以物流供應鏈一站式服務、物流信息平臺、“電商+物流”體系及園區配套服務體系4大功能板塊布局,主要建設冷鏈倉儲、零擔專線、城市配送、快遞分揀、展示交易、電商孵化、電商云倉、信息中心、智能停車等功能區。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建設零擔專線、城市配送、快遞分揀等物流核心功能板塊,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貨物吞吐量700萬噸規模。
科技賦能 “智慧路網”發揮實效
據了解,項目依托樂陵市的區位交通優勢、產業資源稟賦,將通過對城區及城鄉物流業態的資源整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新能源”技術,實行智能化、信息化、標準化運營,打造成集聚“特色農產品集散、物流信息、物流金融、貨運配載、城鄉配送、總部辦公、運輸車生態鏈、電商產業鏈、國道驛站服務”等功能的區域型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推動園區成長為綜合型物流總部基地、津冀魯物流通道重要節點,成為樂陵市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的發展引擎”。“拉多點,多賺點”“多拉一點,不會被查的”“這個時間沒有交警了,多拉點沒事”……一些貨車司機總是抱著這樣或那樣的僥幸心理,一次次無視交通規則,在道路上肆意橫行,覺得只要不碰上交警在現場,就能“人不知鬼不覺”。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技術的日漸成熟,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以及車與遠端網絡之間已經可以實現高效通信。有了這樣強大的通訊能力,將貨運車輛管理由原來的人工巡查、現場執法監管過渡到智能化非現場執法模式,無疑是治理違法運輸行為的一大“利器”。
“非現場執法”即利用高科技動態檢測技術手段,檢測途經貨運車輛是否超限超載、是否非法改裝、是否覆蓋、是否遮擋號牌等對違法行為形成電子證據,進行后續處理的一種執法方式。實現了治超資源共享,實時數據交換,互聯互通,同步處罰、完善設施、部門協同的目標,同時也為治超執法提供了詳實可靠的電子證據。
結合治超“非現場執法”需求,樂陵市交通運輸局在省道240沿線選址建設了超限運輸非現場執法系統,包括不停車稱重、“非現場”電子抓拍等設施,于2020年9月8日起正式啟用。自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啟用以來,通過“聯席會議+聯合督查”“定點執法+聯合巡查”“聯合治超+運政檢查”“信息互通+聯防協查”的工作方式,先后與公安交警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集中行動12次。累計查扣超限超載車輛799輛次,卸貨2.63萬噸,超限率大幅降低,車輛超限超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公路運輸秩序明顯好轉。智慧交通,智匯為民,多項成果見證著樂陵交通守正創新、勇開新局的五年。四通八達、內聯外暢、串聯成網的一條條公路正帶領著棗鄉人民走向美好的生活。樂陵市交通運輸局充分發揮交通“先行官”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作用,打通了“主動脈”,織密了“毛細血管”,加速了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并將馳而不息、繼續奮斗,繪就“十四五”全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