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紅色樂陵新征程——第六屆全國網絡媒體樂陵行”采訪團登上了樂陵市的黨史班車,感受旅途中的紅色文化。在車輛后座上方,一句“黨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的宣傳語格外引人注目。此時,從第一輛“黨史班車”的上線到現(xiàn)在的十余輛“黨史班車”同時運行才過去了一周的時間。
在“黨史班車”內部,宣傳欄、座位、內部車體都變成了黨史宣傳的載體,“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學百年黨史,汲取奮進力量”……車廂內的座椅靠背、宣傳欄都印上了不同的黨建宣傳知識,把公交車廂變成了學習黨史的流動“大課堂”。
最令記者感興趣的是車上有聲圖書館,車內乘客打開手機的掃一掃功能,對著其中一個二維碼一掃,立刻就能進入有聲圖書館小程序,乘客便可以選擇其中任何一本紅色書籍開啟“聽書”模式。
“黨史班車”不僅體現(xiàn)在車輛上的紅色文化內涵,除了滿足市民日常出行需求之外,“黨史班車”還連接起了行駛線路沿線的紅色文化和旅游資源。“我們現(xiàn)在開通了‘樂陵——慶云紅色旅游專線’‘紅色公交專線’‘黨建紅色專線’等公交線路。”樂陵市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海峰介紹道,紅色公交沿途經過冀魯邊革命紀念園、千年棗林游覽區(qū)、樂陵文廟景區(qū)等著名景點。借助公交車的流動性將市民出行和黨史教育結合,讓市民在旅行途中就能接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十分受益。
“由于公交車的流動性強,黨史班車的出現(xiàn)對會對人們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提高市民對紅色文化的關注和興趣。”楊海峰說道,“黨史班車”作為樂陵交通沿線紅色文化資源共享的平臺和載體,將依托公交車在城市穿梭流動的優(yōu)勢,在未來聯(lián)合沿線紅色單位共同開展一系列共建活動。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