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江西井岡山開往北京西的D734次列車開車后,青年黨員列車長曾穎將一枚“愛心呼喚器”遞到旅客楊英手中,并摸了摸其女兒楊凱琦(化名)的腦袋說:“如果有需求,一按我們就會過來的。”
5歲半的凱琦患有白血病,這次是前往北京進行治療,同行的還有凱琦的弟弟。楊英起初擔心自己照顧不過來兩個孩子,拿到“愛心呼喚器”才放下心來。
攙扶去衛生間、幫忙接熱水、臨時幫忙照看孩子……一路上,只要重點旅客有需要,按下“愛心呼喚器”,列車員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身邊。“重點旅客比較多,每個列車員要巡視兩節車廂,有了連接旅客和列車員的‘愛心呼喚器’,可以盡快照顧到有需要的旅客。”曾穎說,自4月投入使用以來,“愛心呼喚器”已為16名重點旅客提供及時幫助。
“我們黨員就是要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大事來抓。”在推進車班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曾穎組織青年黨團員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推出了“愛心呼喚器”這一項便民利民新舉措,并同步使用“井岡山號”列車之前配備的“愛心”印章、“愛心”手環,積極為重點旅客提供貼心服務。
南昌客運段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所轄列車線路特點,推出系列“愛心”舉措,力促“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到實處,“井岡山號”列車就是其中之一。
南昌客運段直達車隊黨總支書記劉曉慧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后頗為感慨地說:“直達車隊黨總支被評為今年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我們一定繼續傳揚好井岡山精神,用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讓旅客乘車體驗更美好。”
2005年7月,井岡山至北京西列車鳴笛始發,從革命搖籃開往祖國首都,“井岡山號”的列車名頭由此叫響。作為一趟傳承紅色文化的品牌列車,“井岡山號”列車經歷了從綠皮車到復興號的變遷。
如今,車型雖改變了,但服務初心不變。“井岡山號”列車在設置便民袋、便民箱的基礎上,還為老年、幼兒旅客有針對性地提供“愛心印章”“愛心手環”“愛心靠枕”“愛心呼喊器”“愛心母嬰室”等服務設施。
今年23歲的旅客王月在北京務工,每年會在北京和老家江西吉安間往返數次,但最近卻有了第一次帶著年幼的孩子返京的經歷。“這是車上設的‘母嬰室’,里面有免洗消毒洗手液、濕巾、消毒小單等物品,我就在門口,您有事就喊我。”青年列車長朱旻將抱著孩子的王月邀請進乘務室,并輕輕地把門關上,耐心在門外等候。
事實上,“井岡山號”列車每一節車廂的乘務室都是流動的母嬰室,都可以為旅途中有哺乳需要的媽媽提供一處私密空間。母嬰室內備有哺乳所需物品,能為出行的“寶媽”提供溫馨的環境。
旅客張先生因為趕車摔了一跤,開車后乘務員就將藥品及時送到他的鋪位,并幫助他處理好傷口;5歲的旅客東東(化名)在旅途中突然發燒,哭鬧著不肯吃藥,列車員就用酒精為他擦身、敷退熱貼幫其退燒……16年來,列車長們的乘務箱里常年備著糖、鹽、姜“三寶”,為不少出現低血糖、脫水、感冒等癥狀的旅客提供過幫助。
“井岡山號”始終把旅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為更好地為旅客辦實事、辦好事,該列車堅持每月開展“情景再現、業務比賽、應急演練”常態化培訓,把旅途中碰到的“急事”“難事”搬上課堂,交流探討解決方法。
例如,車隊推出“互聯網+”工作方法,為旅客提供預約乘車、找尋遺失物品等專項服務;遇到行李多、行動不便的旅客,不同車廂的乘務員會進行“愛心傳遞”,接力為旅客提供幫助;結合品牌特色,設置“紅色文化長廊”和“革命故事讀書角”,把“井岡山號”打造成流動的“黨史展覽館”。
今年25歲的張洋不僅是“井岡山號”列車的一名列車值班員,還擔任井岡山紅色文化講解員。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后,她心潮澎湃地說:“青年要從黨史中汲取精神養分,把井岡山精神和革命故事‘搬’進車廂,為傳承傳播井岡山精神貢獻青春力量。”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