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中,臨夏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創新工作思路,立足行業實際和主責主業,結合“下沉一線、服務基層”“橋隧養護專題日”“示范路”創建等活動,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開展獨具特色的“四個在一線”(領導干部在一線解決難題、黨員干部在一線模范帶頭、技術干部在一線技術指導、思政干部在一線理順情緒)活動,努力引導干部沉得下去、蹲得下來,真抓實干,持續在公路養護、橋隧管理、應急搶險、關心職工等方面做好文章,切實辦實事解民憂促發展,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
領導干部在一線解決難題
省道106線K10+100-K10+300段屬于干旱鹽堿地帶,長期以來該路段邊坡坡面破碎、植被生長較差、邊坡抗侵蝕性和抗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嚴重道路的安全暢通,如何經濟高效地解決這一難題成為臨夏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領導面前。為此,該中心負責人攜相關科室人員通過實地調研,查閱相關資料,咨詢專業機構等方式,反復論證試驗,最終確定采用厚層基材噴播技術進行生態修復的方式解決這一難題。
“我們通過構建錨固系統,將種植土、混合草灌種子等各種材料科學配比,用專業的噴播機械分層噴射在坡面上,形成與自然界表土具有相同結構的各種基質層,從而達到恢復植被、治理邊坡和保護環境的目的。”該中心技術員楊建華說道。確定方案后,該中心在7月份組織人員機械累計施工30天,共防護及綠化邊坡2000余平方米,10月份邊坡長出厚厚的植被,生態修復取得初步成功。
“金秋助學不僅是物質上的資助,更是精神上的激勵,希望你們恪守自強之本、常懷報恩之心、歷練報國之志,做一名堪當大任的新時代青年。”這是臨夏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工會負責人在今年金秋助學資金發放儀式上對職工子女的勉勵。今年該中心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金秋助學辦實事服務職工解民憂”活動,累計為11名困難職工發放了2.2萬元的助學金,持續解決職工群眾的難題,這只是該中心領導干部在一線解決難題的縮影。領導干部在一線解決難,就是領導班子主動深入到情況比較復雜、問題比較突出、矛盾比較集中的地方,抓工作重點,攻問題難點,特別是通過親自幫助解決各種熱點難點問題,保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今年以來,該中心領導干部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一線解決問題5件,完成“啃硬骨頭”2件。
黨員干部在一線模范帶頭
“我剛來工作的那段時間在道班工作,干的就是巡查道路,路域環境整治,而我們同一批來的年輕人在機關上班,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干工作不是很積極,看到中心領導和段領導在我們路上下沉一線參與‘橋隧養護專題日’活動,干的滿頭大汗,看著干凈整潔的橋梁,而我感覺自己什么都沒有干,心里不是滋味。”這是眾多被編配到班站的新招聘人員的普遍感受。
今年,該中心兩級黨組織采取“按崗編組”、“站組融合”的方式,組織機關黨員干部下基層鍛煉,一身汗,兩腳泥,在管養路段進行日常養護作業,掀起了養護熱潮,一線鍛煉通過機關人員換位工作達到換位思考,既磨練了機關干部職工的意志,淬煉機關作風,又加強了機關人員與一線職工的交流,凝聚干群關系。此外,中心黨委為激發干部擔當作為,制定印發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辦法,增強干部職工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在橋涵清淤、邊溝整修、公路保潔、應急搶險等工作中,黨員干部累計下基層1464人次,有力的促進了公路養護事業的發展,在義務植樹、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中,黨員累計志愿服務1573人次。
技術干部在一線技術指導
認真看圖紙,仔細制定施工方案,優化施工流程,每天奔波在施工現場、起早貪黑,對施工質量嚴要求、高標準,嚴格按照規范施工,嚴格控制關鍵環節,非常細致的對每個施工工序進行檢查,對每項質量要求進行落實,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部分,這是同事們對今年榮獲“十佳技術員”王勇成的評價。
今年,該中心各養護單位結合具體的工作任務和現場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技術干部帶頭走出辦公室,深入一線,在一線進行技術指導,對身邊一線職工進行養護設備的使用維護知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等方面進行指導。加班加點、早出晚歸已經成技術干部的家常便飯;驕陽似火、酷暑難當的養護現場總有他們風塵仆仆的身影;雷雨交加、泥濘不堪的公路線上,總有他們風雨兼程的匆匆腳步,今年該中心各養護單位70余名技術員持續在一線指導,通過技術干部在一線技術指導,轉變了工作作風,解決了工作中的難題,使公路養護工作煥發新的活力。通過技術干部在一線技術指導,使高速公路優良率達100%,一、二類橋梁比例98.8%,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優良率達89.65%,一、二類橋梁比例96.48%,路況質量持續提升。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把自己當成職位的主人,自動去完成每一件事情,而不是等待上級分配任務,分內的事情認真做,份外的事情幫著做。有問題,不找借口主動承擔責任,并認真反思,會擔當才有大發展,任何一個單位,都不會把重任交給一個工作不認真負責的人。”這是思政干部在一線跟職工談心交心的一幕。該中心兩級黨組織思政干部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心系一線,扎根現場,準確把握職工脈搏,主動地去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樂,積極反映群眾的愿望切實解決職工存在的難題,讓職工心氣順暢,理順情緒。思政干部通過經常性地深入一線班站與職工進行交心談心,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工作生活中有哪些需求解決,通過溝通,增進了感情,促進了和諧。同時,建立了“三個必訪”和“五個必談”制度,與干部職工談心,了解大家的思想和困難,這些制度的貫徹落實,為保持安定團結、爭創工作業績的局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過扎實有效地開展“四個在一線”活動,全中心各項工作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干部職工隊伍精神面貌不斷改觀,工作質量顯著提升。下一步,該中心將緊扣“職能歸位、職責落地”的要求,充分履行養護職能,進一步深化開展“四個在一線”活動,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機械設備優勢和專業隊伍優勢,抓好油路修補、稀漿封層、薄層罩面、綠化修剪、交安設施維護等工作,推動公路養護質量提質升級。
思政干部在一線理順情緒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把自己當成職位的主人,自動去完成每一件事情,而不是等待上級分配任務,分內的事情認真做,份外的事情幫著做。有問題,不找借口主動承擔責任,并認真反思,會擔當才有大發展,任何一個單位,都不會把重任交給一個工作不認真負責的人。”這是思政干部在一線跟職工談心交心的一幕。該中心兩級黨組織思政干部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心系一線,扎根現場,準確把握職工脈搏,主動地去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樂,積極反映群眾的愿望切實解決職工存在的難題,讓職工心氣順暢,理順情緒。思政干部通過經常性地深入一線班站與職工進行交心談心,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工作生活中有那些需要解決,通過溝通,增進了感清,促進了和諧。同時,建立了“三個必訪”和“五個必談”制度,與干部職工談心,了解大家的思想和困難,這些制度的貫徹落實,為保持安定團結、爭創工作業績的局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過扎實有效地開展“四個在一線”活動,全中心各項工作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干部職工隊伍精神面貌不斷改觀,工作質量顯著提升。下一步,該中心將緊扣“職能歸位、職責落地”的要求,充分履行養護職能,進一步深化開展“四個在一線”活動,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機械設備優勢和專業隊伍優勢,抓好油路修補、稀漿封層、薄層罩面、綠化修剪、交安設施維護等工作,推動公路養護質量提質升級。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