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交投鄂西北運營公司監控中心助推機電運維管理“提速增效”工作側記
2021年以來,在湖北交投“一體化”改革發展關鍵之際,湖北交投鄂西北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嚴格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按照省交投集團黨委有關“讓人民群眾從走的好中增強幸福感、獲得感”的要求,始終把提高通行效率、提升通行體驗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有力抓手,聚焦機電安全運維,以“融”字為要,向“智”而行,破解司乘出行難點和焦點,不斷推進機電養護管理提檔晉級,讓山區人民群眾出行高速路更安暢、更便捷、更舒適、更溫馨。
突破定勢,破除路徑依賴
“翻開日歷算算,加入到“幸福鄂西北”這個大家庭已有5個多月了。如何突破固有思維,提高機電設備修復率,為司乘提供更好的出行保障,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鄂西北運營公司監控中心機電維護員胡小林在8月的工作例會上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積極推行以監控中心為主體的機電運維協同管理,是鄂西北運營公司推進一體化融合的重要舉措。自2021年9月以來,監控中心統籌、綜合巡檢辦推進、基層站所響應、監理單位監管、項目部實施的“3+2”模式,讓機電管理的細節延伸到基層一線,觸碰到設備現場。
“自引入‘授課學堂’線上教學以來,現場小故障能輕松排除,司乘少停留,站口更暢通。”由該公司監控中心搭建的“授課學堂”真實還原現場,解決一線員工困擾的機電保養小修難題。一個擁有情景播放、隨機測試等多項功能的教學平臺讓員工可以自主學習、定制學習,25個常見故障教學案例讓站所從容應對輕微故障處置,實現了線下“不足”,線上“補給”的培訓新格局。
“由于疫情影響和國道施工,G4213麻安高速谷竹路段竹山收費站的入出口車流量大幅增加,需要增配兩臺復式工控機。”該公司第五綜合巡檢辦機電管理員陳進站在安全島上正積極溝通。在他的統籌協調下,分散在不同路段倉庫的備件源源而來,匯聚在項目工區代維人員手里,通過快速的組裝,緊張的調試,兩天的時間入出口新增的復式工控機已經開始工作了,車輛快速通行沒有滯留,看到這一幕,陳進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581公里高速路、148座隧道、28個站所,13000余件機電設施......小到優化機電養護平臺故障報送流程,大到全覆蓋、輪巡式梳理全線機電設備“健康”狀況,機電人員上下聯動,串珠成線。該公司監控中心機電管理員杜興意在查看內業檔案時感嘆道,機電團隊融入新環境快,得益于一體化改革,新舊模式的融合產生了“化學反應”。
加速融合,讓管理更高效
“設備維護流程更細化、規范,與以往相比減少了20%的工作量,日常維護更加高效,制度與考核也更完善。對機電業務融合既做到了統一,又貼近工作實際。”該公司房縣收費站班組活動室傳來一片點贊聲,氣氛十分熱烈。
深入基層一線、征集員工建議,以實際行動回應員工關切的重難點問題,是鄂西北運營公司踐行“我為職工辦實事”的落腳點。公司成立機電工作專班,結合省交投集團機電系統養護管理辦法、養護技術指南,搭建機電體系框架,構筑工作思路,按照“分部門、分崗位、分職責”的原則,以“逐條討論、集中指導、分項起草、層層把關”的方式,對現有《機電系統管理規范》《備品備件管理辦法》《網絡安全管理辦法》《機電內業檔案管理制度》等辦法制度、流程進行集中修繕優化、統一規范,確保制度建設的嚴肅性、適用性和有效性。
自成立專班以來,該公司監控中心共梳理出機電內業檔案26項,優化機電養護記錄格式18項,梳理機電系統維護流程23項、完善機電管理制度5項,新增管理辦法2條,逐步加強機電內業痕跡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為加速實現一體化制度融合、思想融合提供強勁動力。
創新創效,讓出行更安全
走到辦公室,鄂西北運營公司監控中心機電管理員李龍龍正畫著一張草圖,“如果這個智能隧道停電預警提示牌能夠變為現實,那比人工擺放標識牌效率高多了”,他對進來的丁成說道。
作為同屬機電創新團隊的成員,他們開始熱烈的討論著:最終要形成警示牌提醒——爆閃燈輔助補光—微波紅外車輛“感應”探測—聲光報警器喊話“提醒”—夜間洞口光線“補充”等一整套預警流程,才能真正對司乘行車安全起到提醒作用。
“每逢處理隧道電纜接頭時,都會覺得費事費力,且還存在安全隱患。”一直以來,中長隧道因地質環境影響,洞內通風受限,地面返潮,解決供電線路快速老化,接頭處防水和絕緣性能減弱是一大難題。
為求破解、除隱患,該公司機電創新團隊搞調查、畫草圖、篩方案、做試驗,最終研發在電纜穿刺線夾接頭處加裝“保護器”來減緩路線接頭處老化速度、增強防水防潮性能。此類裝置可用于供配電系統低壓電纜,通訊電纜及信號電纜,由防水盒和絕緣膠組成,制作方便且安裝簡便,能有效降低供電線路接頭故障頻次。創新成果灌膠式防水接線盒“保護器”在十巫高速鮑溢段雙臺隧道的成功應用,為后期逐步加裝、消隱除患提供了實踐方案,極大的保障機電設備穩定運行及過往司乘安全通行。
立足機電運維,打破“慣性”思維,聚焦“難點”問題。鄂西北運營公司在踐行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因地制宜找準機電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學史力行、落地見效,讓機電運維在管理融合、技術創新、向智而行中發揮“助推器”的作用。下一步,該公司監控中心將“多點發力”,用“精湛匠心”鑄就“智慧碩果”,不斷推動機電運維管理提質增效、提速創效,為湖北交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通訊員:金偉忠、羅綱、杜小燕/攝影報道)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