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進機關”工作以來,保山市交通運輸局推出多項務實舉措,圍繞民族團結教育、民族政策法規執行、交通服務民族團結等目標任務,打造細化分工、步調一致、多方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實現綜合交通建設成果各民族共享。
抓整合 匯聚民族團結創建整體合力
壓實主責,履好專責。市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進,牽頭研究提出創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時間路線,定期研究推動創建工作,確保創建活動組織有序、保障有力。創建工作專責部門認真履職,協調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工作,持續在思想建設、氛圍營造、任務推進上抓落實。
教育常態,宣傳覆蓋。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形成學習教育“三個常態化”。即中心組學習常態化、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常態化、培訓測試常態化。結合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編印《絲路永昌》宣傳畫冊,大力宣傳保山交通服務民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和突破。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利用出租車、公交車車載電子屏和客運站場電子大屏,打造民族團結進公交、進站場流動宣傳線,切實做好宣傳覆蓋工作。
黨建引領,服務大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突出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走好機關第一方陣。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模范機關”創建結合起來,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有機結合,充分激發全系統干部職工在服務項目、推動發展、引領創新、改進作風等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
抓教育 筑牢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基礎
理論學習走深走實。堅持將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法規納入干部職工理論學習和教育培訓范圍,認真開展民族團結專題的中心組集中學習和干部職工大會學習,持續增強干部職工理論自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兩期,先后組織到云南公路館、李鑫故居、保山博物館參觀學習,學習領會老一輩革命家為民族團結、民族進步、民族繁榮做出的偉大貢獻,進一步激勵干部職工高舉民族團結偉大旗幟,自覺、主動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知識普及入腦入心。面向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發放《倡議書》,制作發放《保山市交通運輸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進機關”應知應會知識手冊》,邀請專家開展民族團結理論政策專題輔導,組織開展黨組織書記及黨務干部民族團結業務培訓及知識測試,不斷提高干部職工民族政策知曉率。
成果轉化落地落實。各單位及干部職工自覺把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貫穿于交通運輸工作始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和“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工作,積極在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社會治理、文明創建、疫情防控、強邊固防等工作一線亮出身份、發揮作用,形成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
抓本職 推動交通惠民見行見效
立足職能職責,全力推動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在交通運輸行業落地落實。
路網結構不斷完善。“十三五”期間,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20876公里,新增公路通車里程7445公里。東繞城、保施、騰隴、保瀘、騰猴高速建成通車,昌保高速分段建成;大鏈、紅色旅游線等干線公路建成通車,G320線保山境內段改造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制村通暢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各民族兄弟姐妹出行走上快車道。
農村公路交通扶貧取得實效。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兜底任務,深入落實“鞏固脫貧成果20條措施”,2021年全市農村公路建設計劃共計590項1103.6公里,農村路網建設更加完善。
民族特困地區基礎設施加快改善。共爭取287項705.55公里“直過民族”及沿邊地區通硬化路項目、補助資金23667萬元,已全部完工,為“直過民族”地區群眾打開了與外界交流和脫貧致富的大門。
農村公路質量安全持續保障。連續兩年全省農村公路質量抽檢均排全省第一名,一次交工驗收合格率達100%。“十三五”以來共爭取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334項9003公里,共計投入9.5億元資金,基本完成了鄉道以上農村公路的隱患治理。
水路運輸市場安全有序發展。依托沿江少數民族地區旅游資源,先后投放4艘大型客船和60多艘小型客船,開展標準化船舶更新改造,開啟了“航運+旅游”發展之路,沿江少數民族地區老百姓坐上了“放心船”“舒心船”。
城鄉運輸一體化加快發展。優化運營網絡客運班線134條,指導客運企業發展客運車輛期間數1-1647,大改小、普改高客運34輛,不斷滿足群眾“安全、便捷、舒適、經濟”出行需求。設立郵政普遍服務網點93個,開通農村郵路280條,快遞通村237個,鄉鎮覆蓋率達100%。全市75個鄉鎮、956個建制村硬化路率、通客車率及通郵率100%,各民族村寨出行、生產生活更加便捷!(文/朱宏偉 陳永梅)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