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來了,我的兒子曾文豪找到了……”2024年11月25日,盧鳳霞滿懷激動地在互聯網上發布了一條報喜視頻,在視頻中其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多年的陰霾一掃而空。
這份喜悅終于在12月12日上午得以圓滿,在綿陽市公安局的認親儀式現場,四川成德綿高速公路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德綿公司)海豚青年志愿者親眼見證了曾文豪與盧鳳霞夫婦的感人團聚。當彼此緊緊相擁的那一刻,盧鳳霞激動得幾乎快要昏厥,淚水交織著無盡的思念與重獲的喜悅。
(盧鳳霞夫婦在認親儀式現場與兒子曾文豪相認)
“我說過,見到你要打你兩下。”盧鳳霞抱著兒子一邊哭泣,一邊用手輕輕拍打著兒子的背。待情緒漸漸平復,盧鳳霞夫婦取出早已備好的禮物——平安扣、鮮花以及一件紅色羽絨服,一一拿給兒子。“我們打算帶兒子回成都的家住兩天……”盧鳳霞緊握著兒子的手,臉上綻放出了笑容,盡管淚水仍舊不自覺地滑落。
從青春年少到年近花甲 漫漫尋親路有苦有甜在接受現場采訪時,盧鳳霞感慨萬千,她講述了自己38年來堅持不懈的尋子之路,從20多歲一直到現在61歲,幾乎將全部的時光都傾注在了這條漫長的尋子之路上。
(盧鳳霞夫婦現場講述38年的尋親經歷)
1986年12月,年僅1歲零9個月的曾文豪在綿陽市三臺縣街上玩耍時不慎被拐走。30多年來,盧鳳霞夫婦倆前往全國多地尋子從未放棄,就如同電影《失孤》的原型郭剛堂一樣,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一次次的外出尋找,一次次的失望而歸。盧鳳霞還給兒子寫下了十多封從未寄出的信,她說準備以后找到兒子了,拿給兒子看。
多年來,盧鳳霞不僅是一位執著的尋親者,更化身為尋親志愿者,身著印有兒子失蹤信息的T恤,攜帶宣傳海報,頻繁參與各類尋親、認親活動。自2018年起,她加入了多個尋親團隊,與其他志愿者攜手,助力眾多離散家庭重獲團圓。
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年輕的尋親家長親切地稱呼她為“盧媽媽”。截至目前,“盧媽媽”已成功幫助100多名孩子完成采血入庫,部分孩子因此找到了祖籍,還有更多孩子的尋親之路正在積極推進中。為了更方便地接待來訪者,盧鳳霞甚至將家中的一處過道改造成了臥室,無論是外地志愿者還是尋親者來訪,她總是熱情地伸出援手,邀請他們留宿家中。盧鳳霞的尋子歷程,被社會各界譽為四川版的《失孤》故事,感人至深。
成德綿公司全力以赴 期盼每個失蹤家庭終獲團圓今年年初,在成德綿公司“我要找到你”志愿服務項目啟動儀式的現場,曾文豪的父親身背尋人啟事,在人群中來回穿梭,哪里有鏡頭,他就走向哪里,滿心期盼能將孩子的信息展現在更多的屏幕上。他那佝僂而堅定的身影,深深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志愿者。于是,成德綿公司海豚青年志愿者主動聯系了盧鳳霞夫婦,讓他們將其孩子信息提交給項目團隊。盧鳳霞夫婦緊緊攥著志愿者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嘴里不停地道謝:“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幫我找孩子。”
(海豚青年志愿者在母親節當天看望慰問盧鳳霞夫婦)
作為成德綿公司開發的微信尋親小程序——“我要找到你”走失兒童信息庫成員,曾文豪始終是項目團隊重點關注的對象。一年來,成德綿公司通過多名貨車司機志愿者,將曾文豪的信息張貼在了眾多貨車的車身上,并通過“我要找到你”小程序進行轉發宣傳,取得了積極成效。與此同時,成德綿公司還密切關注盧鳳霞夫婦的身心健康狀況,在今年母親節當天組織志愿者前往家中進行看望慰問,讓盧鳳霞夫婦真切地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力量。今天,她終于不再失望,這份堅持有了最美好的回報。
(盧鳳霞夫婦向警方和愛心單位贈送錦旗)
活動現場,為了向志愿者表達感激之情,盧鳳霞夫婦將一面錦旗贈送給了成德綿公司。在場的尋親家長們,在得知成德綿公司所從事的這項尋親志愿服務項目后,紛紛上前與海豚青年志愿者合影留念,以便更好的擴散他們孩子的信息。志愿者們也耐心地將這些尋親家長的聯系方式一一記錄下來,計劃后續將這些信息錄入到走失兒童信息庫,為更多家庭的團圓之夢貢獻力量。
(海豚青年志愿者現場收集走失兒童信息)
點亮“星星之火” 海豚青年傳遞和造就更多的人間大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會的未來,每一例兒童走失事件背后,都承載著家庭難以言喻的尋子艱辛與“骨肉分離”的深切痛楚。正是基于這份對家庭幸福的深切關懷與對社會未來的責任感,成德綿公司攜手成都幸福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孕育并啟動了“我要找到你”尋找走失兒童志愿服務項目。項目通過搭建“我要找到你”走失兒童信息傳播平臺,利用貨車常年奔赴全國各地的特點和優勢,發展貨車司機志愿者,并在其車身上張貼尋親二維碼,擴散走失兒童個人信息,共同為尋找走失兒童助力。
(“我要找到你”尋找走失兒童志愿服務項目啟動儀式)
項目自年初啟動以來,在共青團四川省委、省交通運輸廳團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蜀道集團、四川路橋的傾力指導下,項目團隊在走失兒童信息入庫、尋親小程序開發、貨車司機志愿者招募、防拐防騙主題宣傳以及慰問走失兒童父母等志愿活動上多點開花,目前已成功幫助4個家庭尋回自己的孩子。
項目前期推進過程并不容易,特別是在獲取走失兒童信息方面。一方面,當地公安部門出于對孩子的保護,不愿透露過多信息給項目團隊;另一方面,走失兒童父母出于對項目真實性、可靠性的考量,很多家長都持懷疑態度。為此,海豚青年志愿者常常輾轉公安部門與走失兒童父母家中,與他們溝通并介紹項目的進展情況。截止目前,項目累計獲取了超過100位走失兒童的信息,成功開發了微信尋親小程序——“我要找到你”,小程序操作方便簡捷且傳播范圍廣,為擴散走失兒童信息提供了新途徑。
(成德綿公司在司乘之家開展貨車司機志愿者招募活動)
“我要找到你,不管南北東西”,是項目團隊在各貨車司機志愿者招募宣傳海報上的一句口號,這句口號背后承載的是無數個日夜的思念與期盼。而作為該項目的中堅力量,貨車司機志愿者也承擔著傳遞走失兒童信息到祖國大江南北的重任。項目已招募超過300名貨車司機志愿者,并在其車身上張貼近600張尋親海報,至今已走過四川、河南、安徽、山西、山東、陜西、甘肅等7省份,大大拓寬了尋找范圍。
(海豚青年志愿者開展防拐防騙主題宣傳活動)
在與走失兒童父母接觸中,志愿者發現很多父母由于長期沒能找回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痛苦。近一年來,海豚青年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向走失兒童父母們實時分享項目成果,提供心理輔導,幫助這些家庭緩解心理壓力,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此外,項目團隊還組織志愿者深入成綿高速復線沿線社區、村莊和學校,開展一系列既生動有趣又深刻警醒的防拐防騙宣傳教育活動,有效提升留守兒童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海豚青年志愿者在啟動儀式上重溫入隊誓詞)
“我要找到你,不管南北東西”,這不僅僅是一句擲地有聲的誓言,它是萬千尋親家庭內心深處最真摯的呼喚,也是無數志愿者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成德綿公司始終不忘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時代使命,將繼續描繪蜀道集團、四川路橋深耕公益文化、助力向善之路的生動底色,不斷為公益慈善增加新的注腳,為人間大愛增添新的暖色!項目團隊同樣也呼吁更多的愛心企業加入到尋親隊伍中,繼續傳遞和造就更多的人間大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團圓故事再度上演。
(新媒體責編:fujia112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