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原副司長、博士專家楊尚寶,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原副司長靳兵,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副會長程泊霖,數字">
翼動三燕,飛在朝陽。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原副司長、博士專家楊尚寶,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原副司長靳兵,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副會長程泊霖,數字安全智庫聯盟秘書長、China Icon外宣項目辦主任李紅梅,《人民交通》雜志社副社長王秋雯一行專家學者到遼寧朝陽市雙塔區就當地低空經濟的發展進行座談。雙塔區對這次座談交流非常重視,區委書記李鴻雁,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愛軍共同會見了楊尚寶一行,雙方就拓展通航產業布局、推進低空經濟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袁滿,雙塔區委常委、副區長姜濤,雙塔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李君正,雙塔區委常委、副區長成鋒,雙塔區商務局局長徐源,雙塔區發改局局長崔明閣,朝陽通航產業園管委會主任王明永,雙塔區招商引資服務中心副主任孔祥隆等參加了此次座談。
雙塔區近年來精準把握低空經濟產業創新潮涌、高速攀升的黃金機遇,充分整合各方優質資源,在低空經濟的廣闊天地中奮勇爭先,全力沖刺新賽道,精心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區域發展注入澎湃活力與強勁動能。當下,雙塔區低空經濟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綜合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低空應用場景愈發多元豐富,低空經濟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態勢,其成功的經驗和創新的做法值得在整個行業內進行宣傳推廣。
優勢匯聚,低空經濟積厚成勢
雙塔區發展低空經濟優勢顯著。空域資源得天獨厚。雙塔區氣候宜人,干旱少雨晴朗天,年均降水 469mm,330 天可飛行時長。空域開闊,低山丘陵視野佳,近 10000 平方公里可用空域。雙塔區地處連接東北與京津冀的關鍵位置,區位條件優越,低空輻射范圍廣泛,為低空經濟的外向拓展鋪就廣闊前景;基礎設施建設扎實完備。朝陽機場作為區域低空經濟的關鍵節點,兼具支線運輸與通航功能雙重屬性,具備強大的運營能力和保障水平。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行學院,年在訓飛行學員400余人,打造一批可保障低空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同時,機務保障方面更是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天津杰普遜國際飛行學院擁有先進的機務維修設備、嚴謹的機務維修流程以及經驗豐富的機務維修團隊,為低空飛行安全保駕護航;配套產業發展已見成效。金達高端航空航天海綿鈦、遼寧遠信無人機固態電池、航天長峰電源、宏峰電子、一指城市等一批產業鏈企業集聚,形成了智能高效、緊密協同的產業集聚效應,有力推動了低空經濟產業的蓬勃發展。
碩果累累,低空經濟嶄露頭角
雙塔區搶抓低空經濟發展先機,率先布局頂層設計,積極打造朝陽市通用航空產業示范區,并注冊成立了區國有獨資的“遼寧低空空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承接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實施主體。建成遼寧首個120米以下低空產業應用場景——“朝陽低空智聯網示范項目”,該項目依托朝陽空域、區位優勢,融合北京大學和北斗伏羲網格位置碼技術,率先在鳳凰山、大凌河25平方公里120米低空空域內,建成了智聯指揮中心、無人機防火“查打一體”化平臺和鳳凰山景區外賣配送航線。截至目前,累計巡檢756架次,巡檢里程3000公里,為雙塔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全新增長引擎。
同時,雙塔區全力構建500平方公里低空空域通信、導航、監視管制平臺,購置先進的監測導航設備ADS-B、615航空電臺通信設備以及5臺特金反制設備,實現了全區500平方公里全覆蓋,為低空經濟穩健發展筑牢根基。
2024年,雙塔區入選國家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單位,成立的“遼寧低空空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榮獲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專業人才持證上崗,充分彰顯了雙塔區在低空領域的強大技術實力與專業素養。
此外,全面推進低空產業綜合集聚區建設,為航空制造等項目落地搭建平臺。集聚區圍繞低空經濟全鏈條生產、全領域應用、全方位服務,實施產業引育、應用拓展、基礎支撐、環境提升“四行動”,打造適航審定服務、培訓考試認證、運行管理服務、應用創新孵化“四中心”,提升空域、機場、監管能力、龍頭企業“四優勢”,拓展應急救援、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通用航空+”“四示范”,推動低空經濟綜合集聚區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雙塔區成功舉辦2024年低空經濟產學研融通創新大會,眾多院士專家、行業精英匯聚一堂,圍繞低空經濟前沿課題深入研討,簽約項目 10 個,繪就合作共贏新篇章。在招商引資方面,積極圍繞低空經濟全年“走出去、請進來”6 次,對接洽談 6 個項目,簽約 4 個,金額高達 60.5 億元,成果斐然。
藍圖宏展,低空經濟向高攀升
錨定未來發展定位,雙塔區制定了《低空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依托朝陽機場和中航大飛行學院,以國家級低空產業綜合集聚區為目標,著力打造通用航空飛行培訓、維修檢測檢驗實證、運營保障、消費服務四大北方頂尖基地,構筑低空經濟發展新高地。
全力建設北方最大無人機培訓考試認證中心,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利用開發區5棟、3萬平方米標房,建設朝陽低空智聯指揮中心和無人機專業技能人才培訓中心,加快培養更多的應用型無人機技術人才,為低空經濟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緊緊圍繞一個標準、一個平臺、一套規則、一張網,全力打造“一站式”低空經濟數字綜合服務管制平臺,實現空域管理、通信數據、導航定位、飛行監管、氣象預測、無人機反制、情報收集、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等互聯互通平臺。
持續推進洽談簽約項目落地,加速推進總投資15億元的東坤金翅鳥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產業項目、總投資15.65億元的新一代歐洲系列飛機研發制造生產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中岳非晶帶材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電化學一次調頻儲能電站項目、省應急救援站項目和中國氣象局東北觀測中心等6個項目落地開工,催生發展新動能,為低空經濟注入澎湃動力。
(新媒體責編:wang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