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智博會上,大華股份研發的智能交通領域多款產品亮相,涵蓋“AI感知、物聯感知、交通緩堵、AR指揮”四大主題,為道路交通安全賦能。
AI視頻監控識別率達95%
結合深度學習的視頻感知技術,大華股份推出了車輛感知、流量感知、違法感知、事故感知等智能交通應用方案。
據悉,大華股份的“慧”系列智能交通相機,擁有VPU加深度學習功能,能夠使車輛特征識別更準確、更豐富。
“我們采用0.0001lx超星光低照度CMOS傳感器,支持8車道寬度、300米景深大場景星光監控。同時,采用高性能并行處理器,可同時支持微卡口抓拍、星光監控、交通信息采集、事件檢測等功能。”大華股份區域經理龐華平說,他們的產品采用深度學習算法,可準確識別多種車牌、車型、車標、車系、車身顏色等,準確率可達95%。同時,還支持主副駕駛人臉摳圖,并可識別行人闖紅燈、違章掉頭、黃網違停等。
“相對于傳統的利用線圈、地磁、雷達等進行交通信息采集的方式,使用慧系列AI監控攝像機這種視頻采集方式,擁有諸多優勢,滿足信號控制、交通態勢分析等對路口交通數據的需求,可替代傳統方式。”龐華平表示。
物聯感知對機動車跨時空管理
基于射頻技術物聯采集技術,大華股份推出了基于電子車牌的重點車管控應用方案和基于RFID的非機動車管控方案,為物聯感知在智能交通行業應用提供了行業典范。
“針對機動車電子標識,我們采用超高頻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高速動態遠距離車輛精準識別。”龐華平表示,電子標識標準統一,可實現對機動車跨時空管理。與此同時,對于環境干擾小、適應性強、采集和識別精度高。
而采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則可以實現車輛管理、軌跡查詢、視頻聯動、報警提醒,并能確保重點人員、重點車輛、重點物品可管控。
AI+大數據助力交通緩堵
結合AI+大數據技術,大華股份在交通緩堵領域提供了流量感知、路網狀態評價及研判、交通流平衡誘導、信號策略優化一套完整的緩堵體系框架,其中基于大數據的信號優化算法平臺,極大提高了信號優化工程師的效率。
“我們的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是交通態勢交通緩堵板塊的亮點。”龐華平說,他們的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擁有視頻全場景交通狀態采集、先進的車載特勤控制技術以及基于汽車電子標識的公交信號優先控制等特點。交通態勢可實現多元、異類、海量數據匯入融合分析,擁有多維算法優勢互補,還能不斷提高算法準確率,擴展性強,適用于各種數據量級場景。
AR技術提高交管指揮效率
大華股份的AR指揮系統,突破指揮中心原有基于視頻監控、GIS 地圖傳統指揮模式,融入AR增強現實技術,能夠將原有已建系統進行“無縫”集成,打通各子系統之間數據壁壘,讓單一平臺可視、可控、可調度,提高交管指揮工作效率。
據了解,該套系統能實現全域聯動指揮,高低全域覆蓋,警情實時報警,系統實時聯動、警力資源可視化調度。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