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諸多城市參與的2018年中國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與擁堵治理大會將(以下簡稱“中國治堵大會”)將于10月27日在深圳召開。鑒于近年來我國智能交通的迅速發展及其在交通擁堵中的重要作用,“中國治堵大會”將“智能科技助力城市交通管理和擁堵治理”設定為大會主題,力推智能交通治堵。權威專家將在大會闡述智能交通治堵的理念和方法,國內外領先的智能交通企業將在大會推介智能交通治堵的解決方案,大會還將組織政企對接活動,搭建智能交通治堵的政企合作橋梁。
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近年來我國智能交通發展迅速,智能交通在城市交通擁堵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很多城市政府尤其特大城市已開始實施智能交通治堵,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此舉也吸引很多了中小城市的關注,一些中小城市也開始嘗試實施智能交通治堵,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智能交通將成為中國城市治堵的趨勢。
智能交通治堵成為趨勢有其深刻的原因。智能交通可以大幅提高既有交通設施的運行效率,為治理交通擁堵提供非常有效的手段:
一是減少信息的不對稱。擁堵是道路的供需失衡,這種失衡一定程度上來源于信息的不 對稱,部分路段擁堵而部分路段卻車流稀疏。智能交通可以采集道路信息,監控實時路況,將 誘導信息發送至車輛,合理疏導和調度車流,緩 解供需失衡。以美國為例,在現代化智能交通 管理系統投入運營后,交通擁堵率降低了20% 。
二是促進規劃和政策制定的科學化。智能交通中的“大數據”為城市規劃和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據。城市管理者分析歷史數據,發現規律,準確判斷交通需求,避免不合理的規劃。例如,亂停車的歷史數據可以輔助停車場的規 劃。道路規劃和交通政策的制定還可以通過歷 史數據進行計算機仿真,優化政策組合,使規劃 和政策的制定更為科學化。
三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通過智能交通進行有效的規劃,應急救援時可以通過信號控制和誘導系統改變車流走向,為救援車輛讓出通道; 道路施工則可以根據歷史數據選擇合適的施工時間,減少施工的負面效應。
四是減少交通事故。城市道路的大車流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交通事故的減少將緩解城市擁堵。車載電子雷達和道路電子雷達都有助于彌補駕車者的錯誤,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巴西,電子設施安裝在事故多發路段減少了30%交通事故。
五是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智能交通為市民提供了公共交通精確的到站時間和出行線路, 減少等候時間,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適性。因而, 智能交通在現有公共交通供給狀況下提升了服 務質量,吸引更多有車族使用公共交通,優化城 市出行結構。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