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里通往大興國際機場,有條“三合一”道路,在同一個空間集合了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和市政道路。今天上午,這條全長7.9公里的中國首條軌道線高速公路共構線路將完成最后一片蓋梁的澆筑,實現主體結構的正式完工。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大興區魏善莊鎮陳各莊村,大興國際機場軌道線的橋梁主體結構已經頗具規模,如果從空中看,就好比一條“龍骨”從北到南“伸”向新機場。施工方北京市政路橋總承包一部03標項目經理寧偉帶著記者來到其中一個橋梁結構下方,“咱們站的地方是規劃中的團河路,將會建成一條市政路,您往上看,第一根梁架起的,是大興機場軌道線;再往上看,頂部的那根蓋梁上方,將來是從城里通往大興機場的高速路。”寧偉說,這是中國第一條軌道線高速公路共構線路,未來可以實現地面市政路行車、半空中跑地鐵、頂端高速路同時行車的場景。
寧偉介紹,大興機場軌道線北起地鐵草橋19號線,南到大興機場北航站樓,全長46公里,其中7.9公里為路軌共構段。作為中國首條路軌共構段,施工方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難度。寧偉說,在架橋的過程中,需要一塊一塊地搭建和綁扎鋼筋,但是如果鋼筋之間發生了碰撞,就需要停下來調整方案,研究避讓辦法。在本次施工開始前,北京市政路橋總承包一部03標率先采用BIM技術,為施工建模,“相當于在電腦里先預演了一遍怎么搭建,哪些地方可能出現鋼筋碰撞。”在BIM技術的幫助下,寧偉和技術人員總共發現了79處可能出現鋼筋碰撞的位置,提前解決問題,為施工進度贏取了時間。
另外,這是一條“三合一”道路,地下還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因此每一個工程的施工作業空間都非常有限。“要是普通橋梁施工,橋下可以堆材料、放設備,但是因為其他施工都在同步,所以只能想辦法在半空中施工。”寧偉說,由于地面空間有限,有些橋梁主體結構上的廂梁無法直接從地面運到上面,施工人員就將第188號梁作為入口,通過架橋機將每一道廂梁平移過去,最遠平移距離在2公里左右。當完成所有廂梁的安裝以及蓋梁的澆筑之后,第188號梁才完成最后使命,在今天完成最后澆筑。
記者了解到, 路軌共構段目前已完成91%的施工量,預計12月31日向鋪軌單位移交,進行之后的軌道交通鋪軌工程。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