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海,擁抱世界。浙江寧波,這座因港而興、因開放而崛起的國際港口名城,交通環境有些特別:
雖然面積不大,卻是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的所在,每天近5萬輛次集卡車往來出入;這里雖居浙東一隅,卻被譽為長三角南翼的經濟中心,約260萬輛機動車穿梭其間,匯聚起浩蕩的人流物流……
交通承載發展,路暢方有民安。
改革開放40年來,面對人、車、路的激增,寧波公安交管部門不斷創新道路交通治理,優化交通管理服務,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直接財產損失等重要指標逐年持續下降。
寧波市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黎偉挺說:“我們充分利用改革開放紅利,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東風,著力提升交通治理精細化、現代化水平,為建設國際港口名城,打造東方文明之都而努力奮斗。”
創新交管理念服務港城發展
在長江經濟帶與國家南北沿海運輸大通道的T形交匯處,寧波港巍然矗立。貨通天下,一艘艘遠洋巨輪、一座座龍門吊、一排排集裝箱,見證著這個東方大港的繁忙。
寧波市北侖區臨港而建,集裝箱碼頭、堆場密集分布,大小倉庫隨處可見,每天往來出入的集卡車有近5萬輛次。但是,在連接港區和中心城區的主干道上,難覓集卡車、大貨車的蹤影。
而以前,隨著港口吞吐量連年增長,北侖城區也曾經被集卡車頻繁穿行、事故不斷等問題困擾,給港口發展和當地群眾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針對這一問題,2013年,北侖區調整交通管理方案,全天禁止載重貨車通行中心城區。寧波市公安局北侖分局交警大隊不僅全力疏導集卡車就近駛入直達港區、工業區的疏港高速,還與交通部門聯合向上級部門建議,對集卡車行駛疏港高速實施優惠,終獲批準。
客貨分流、疏堵結合,減少了疏港車輛對城區的干擾,更提高了區域路網的集疏運效率。2017年,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年吞吐量超2000萬標準箱。
安全是發展的首要保障。寧波擁有大量大中型貨車、危化品運輸車和客車。為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2012年起,寧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率先出臺了企業交通安全信用評價辦法,將企業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履責得分情況,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四個信用等級,制定嚴格、科學的“信用評價扣分加分標準”,每月上網公開通報。他們還會同市交通委、市安監局制訂了相關條例,對優秀信用與差信用企業分別給予不同的獎勵和懲處。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有6.89萬余家企業納入了企業交通安全信用評價系統,等級良好以上的企業占67.77%。
“企業交通安全信用評價體系有效促進企業自覺落實主體責任,工程車輛闖紅燈、遮擋號牌、超載超速等違法現象顯著下降。”寧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事故處理大隊大隊長王興云說,“現在客運企業和危化品運輸企業實現了‘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質變。”
管理關口前移,效果立竿見影。據統計,寧波的道路交通事故已連續13年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全市上報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直接財產損失數,比2007年分別下降了58.3%、36.3%、64.5%和52.3%。
致力智慧交通,破解堵城困局
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寧波的道路里程、機動車和駕駛人數量爆發式增長,僅機動車數量就從1979年的8798輛上升到如今的259.04萬輛,其中9座以下私家車保有量達到197.58萬輛,這讓交管工作面臨巨大考驗。
興寧崗是寧波主城區的重要卡口,每天數以萬計的車輛、行人在智能信號燈指揮下通行,川流不息,秩序井然。望著這一幕,當了37年交警的吳雄彪感慨不已:“上世紀80年代,當時寧波市區只有約10個交通信號燈,而且需要民警手動控制。”
如今寧波城區的信號燈已變成1209個,并邁出了向科技要效率的堅實步伐:90年代初,寧波信號燈控制實現了全自動,并覆蓋城區各主要路口;90年代末,第一代電子警察上崗;2001年,寧波開始實施信號燈控制智能化改造,引進了當時世界先進的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系統;2010年,寧波提出打造“智慧交通”;2013年,城區首批14條“綠波帶”投入使用;2015年,全市首個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指數系統啟用……
在有關高校、科研機構的支持下,寧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成功研發智能高清電子警察系統。這套系統集違法抓拍、信息采集、智能卡口、高清錄像等多項功能于一體,通過安裝在路口的高清攝像機,對獲取的視頻進行符號化處理、特征識別、數據儲存,不僅為優化交通組織、提高通行效率、減少事故隱患提供了有效保障,還解決了困擾城市管理和規劃部門的交通基礎數據獲取問題。如今,寧波全市95%以上信號燈路口已覆蓋智能高清電子警察系統。
“現在的城市交通已越來越‘聰明’。”寧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處副處長胡慧介紹,目前他們已建設了核心區域超高精度地圖,并通過各類交通數據的匯聚、融合、處理、分析,實現自動監控全網路況和數據研判應用,為城區路網的擁堵疏通、交通管制等提供決策依據,也為公眾出行提供多途徑、多類型的交通信息服務。
目前,寧波的汽車保有量位居全國第17位。而根據《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寧波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已從2015年第36位、2016年第44位,下降到2017年的第68位。
“智慧交通”的美好藍圖正逐漸化作現實。
堅持以人為本,提升服務水平
近日,在寧波市車管所服務大廳,市民陳康鑫只用20多分鐘,就辦妥了機動車上牌手續。“到車管所辦事方便了!”這是辦事群眾共同的感受。
車管所副所長王玨昊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寧波的司機大多是職業駕駛人,盡管數量遠低于現在,可每天到車管所辦業務的人絡繹不絕,窗口前幾乎每時每刻都是長長的隊伍。
有鑒于此,寧波市車管所一直在努力提升辦事效率和便民服務水平。黨的十九大以來,借助“最多跑一次”改革東風,寧波交警“放管服”改革步伐進一步提速,探索出“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寧波模式。
目前,寧波市車管所已經梳理公布群眾到交警部門辦事事項83項,除5項法定事項外,其余78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向530萬用戶提供車管業務網上辦理、交通違法網上處理繳款等“一鍵辦”服務;推進審批事權下放,將69項事項下放至7個縣級車管所,布建車管社會化服務點187個,群眾平均辦事距離減少五分之四;推出“一窗通辦”綜合服務窗口123個,實現了身份證明免復印、申請表格全過程免填寫、部分申請材料免提交、車輛識別代號免拓印等,群眾平均辦事時間縮短三分之二;業務流程再造,打通與環保、國稅、醫療、保險等部門和有關警種數據,讓數據代替群眾跑路……
據浙江省公安廳考核顯示,2017年寧波公安交警車管類業務“一次辦結”實現率為98.1%,群眾滿意率為99.05%。今年6月,全國深化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現場推進會在寧波舉行,寧波經驗在全國推廣。
與此同時,寧波公安交警部門還探索建立交通事故糾紛“五位一體”綜合調處服務機制,從申請各種調解,到司法確認、保險理賠、民事訴訟、法律援助、申請強制執行,所有程序都能在交警事故處理窗口“一站式”完成。服務機制建立后,全市涉及交通事故處理的信訪投訴比例從70%下降到30%左右,當事人滿意率大幅上升。
從老百姓最急盼的需求入手,將群眾體驗感作為檢驗交管工作的關鍵指標。寧波市公安局副局長、交通警察局局長施大年表示,今后,寧波公安交管部門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有力的措施推進改革縱深發展,讓群眾享受更好更多的改革紅利。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