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費迪南德·杜登霍夫
被譽為“汽車教父”的德國著名汽車經濟專家費迪南德·杜登霍夫近日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中國在未來幾年對德國汽車產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用戶的需求已經主導著德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此前,身為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中心主任的杜登霍夫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介紹道,德國汽車工業全球銷售額中的40%來自中國市場。去年,德國向中國出口了約26.8萬輛汽車。今年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預計該數字仍將達到28萬輛。
杜登霍夫堅信中國市場將繼續為德國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創造利潤。此外,德國各大汽車工業研發中心的進一步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中國市場的增長。
新冠疫情蔓延深刻影響了全球產業鏈,“追責中國”、“撤出中國”等荒誕言論甚囂塵上,對此杜登霍夫表示堅決反對。
“這將是汽車制造商或供應商可能犯的最大錯誤。它們也許可以從美國撤出,但絕對不能退出世界最重要的汽車市場。在當前美國陷入混亂之際,中國正進一步發展未來技術。我相信隨著‘一帶一路’ 的發展,中歐之間的聯系將變得更加重要,雙方都能從中受益。與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如華為、寧德時代、蜂巢能源、比亞迪、騰訊等緊密合作是非常有益的”,杜登霍夫對人民網記者說,“此外,如果沒有中國品牌,很難想象互聯汽車和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盡管中德汽車市場聯系緊密,但是杜登霍夫也指出了兩國用戶對汽車的不同需求:“中國用戶喜歡大眾捷達類型的轎車,而德國人喜歡兩廂轎車如大眾高爾夫。此外,中國用戶對汽車數字化產品的態度更加開放,也更加青睞皮卡這種車型。”
杜登霍夫最后指出,德國的汽車制造商早就知道要根據中國用戶的需求來調整自己的產品,他們深信,如果忽略這一點,就會失去汽車市場。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