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冷鏈服務在進口產品這個細分領域正在極速擴張,涉及了從港口到庫房的消殺工作、從廚房存儲到全國各地的ToB端的經銷商或者終端客戶的快運以及整個運輸服務等方面。
信息化是主要競爭力
疫情切斷了很多國外產品的進口通路,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許多國外品牌只能在中國通過找代加工的方式,用國內的產品代替進口產品,這也是未來很大的商機,等到疫情真的穩定下來,會孕育出一批高速增長的客戶群體。而且近兩年的時間里,疫情讓很多消費者都培養出了親自下廚的習慣,但礙于各種原因,他們的時間和廚藝不足以滿足自己對于飲食的要求,因此也催生出了半成品食材的市場,也有很多風口和資金都瞄準了這個領域,蓄勢待發。
年夜飯就是對半成品食材的一種典型消費需求。這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有儀式感的一頓飯,也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年夜飯半成品,同時需求也變得更為復雜,比如購買單品的半成品比套餐的需求更旺盛,因為套餐禮盒不僅售價參差不齊,而且很難全部符合消費者的口味需求,但市面上可選的單品半成品遠遠少于套餐,且普遍存在半成品的口味比不上堂食的現象。這就是供需之間存在的矛盾,消費者更喜歡在不犧牲色香味的前提下,能夠靈活搭配的半成品方式。
在還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半成品的標準化程度、成本控制、物流匹配、市場定位等難題究竟該怎樣解決,還沒有完善的方法可循。相對而言,具有完整供應鏈的連鎖餐飲企業,在渠道和配送方面擁有更多的優勢,可以考慮借此機會構建低庫存、低消耗、高出餐效率的中央廚房。而且連鎖餐飲在未來將面臨臨街店鋪越來越少,購物中心的店鋪越來越多的狀況,對標準產品需求也將越來越大。
冷庫的合理變革
盡管疫情發生之后,中國開始非常重視冷鏈和園區的建設,但大部分成規模的冷鏈企業服務的都是消費客戶,需要銷售方為其服務,這類客戶最成熟的市場還是沿海、一線城市以及華東等布局和發展潛力都很大的新興地區,其他經濟不足、看不到布局的地方可能目前還能支撐當地農業的發展。
偏偏是這些地區,以價格低廉為優勢的社區團購收割了大批用戶,開始火爆起來。但即便是最大的社區團購平臺,它的末端都沒有冷鏈的身影,因為搭建冷鏈系統不僅成本巨大,而且需要有一定的中產階級消費人數作為支撐,這跟居民收入有直接關系,但社區團購火爆的三四線城市,并不具備這樣的基礎條件,勢必不能走得長遠。
雖然很多企業也都看到了風口,義無反顧地以重資產投入到冷鏈物流園區中,但這就會造成一兩年之后冷鏈資源的大量過剩,中國冷鏈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將更為嚴重。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的是政府的重視,但重視不代表只埋頭苦建,而是要對癥下藥。
北上廣深這類城市缺乏的不是冷庫資源,而是老的冷庫太多,跟不上現代的行業發展需求。中國冷庫大部分層高都是5、6米,7、8米的都比較少見,超過10米、11米的就微乎其微了。且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冷庫的庫內操作95%以上還是靠人工搬運,尤其冷庫里動輒零下18度,不應該有人工操作,極易損害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需要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不管是掃碼還是分揀只依靠人工操作,甚至還在沿用紙質的方式進行登記,需要的工作時間都會很長,還有極高的出錯率,在這種模式下,效率自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北京中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成立說,中國冷鏈的運營者,只有1/3是自己擁有土地和冷庫,剩下的2/3都是依靠租用別人的冷庫來進行運營,但是這2/3其實是很難盈利的,包租冷庫面臨的就是“面粉多過面包”的窘境。如果這種情況不作出改變,企業很難長久發展。
降本增效與新的可能
冷鏈物流行業與其他服務行業一樣,基于疫情的影響和當下的經濟狀況,都面臨著成本的上升和利潤的下降,企業還是要考慮如何降本增效。
李成立說,國內有個現象叫甲方物流丙方化,它延伸到了供應鏈的上游中游,現在也在向著下游滲透,構架的一套物流體系,不光能夠做自己的物流,還能為對方的客戶做物流服務,這是供應鏈體系的延伸。
縱觀整個行業,中國冷鏈物流的技術和信息化也亟待提高,雖然目前不管庫房還是運輸部門都實現了對溫度的監控,但是冷鏈的產品很多是非標品,在包裝分揀方面還沒有先進的機械化與自動化的參與。
同時也需要更多標準化的推行,比如在托盤方面,如果大部分甲方客戶全部使用通用托盤,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搬運環節的效率。還有甲方如果能夠把大部分加工和粗加工的環節從銷地轉移到產地,也可以降低大部分農副產品和其他很多方面的成本,并方便使用更多的技術。
能夠提高冷鏈物流效率的是對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對庫房的改造,這才是冷鏈的當務之急。
通常,一個產品從甲方到乙方,從乙方的經銷商再到C端,之間的合作銜接需要很繁冗的過程,甲方都不希望自己的客戶和資源被公開。但問題是很多冷鏈物流的甲方思維都是產品為主、別人為輔,這種模式下角色很難塑造成功。
雖然現在也有平臺型公司,但它對冷鏈沒有高度重視,大部分涉及到的冷鏈還是對它自己線上商家的服務,并沒有為整個行業的其他商家進行更好的環節鏈接。
現在很多企業都想做全國性質的服務鏈,但全國型的比較困難,區域型的則是相對容易實現。國內河南、湖北、上海、廣東等地區都有企業在做區域型服務。即使是區域型的服務,面對消費者對服務的高要求,也需要各個維度的完美,還要價格低廉,做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