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美國驅逐艦5日在日本海駛近俄羅斯沿岸,以顯示美方維護所謂“航行自由”。
另外,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多艘艦船近期在黑海爆發沖突后,美國海軍考慮派遣一艘驅逐艦進入黑海。
【“挑戰”俄方】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蕾切爾·麥克馬爾5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麥坎貝爾”號驅逐艦當天駛入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水域,執行“航行自由”任務,以“挑戰俄方過度的海洋主張”。
彼得大帝灣毗鄰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后者是俄方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美軍官員告訴CNN,這是美艦自1987年以來首次在這一水域執行“自由航行”任務。
按照麥克馬爾的說法,這類行動“不針對特定國家,不關聯正在發生的事件”。只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麥克馬爾這句話時,提及俄烏艦船11月25日黑海沖突。
俄方攔截并扣留3艘烏方船只和一批人員,指認對方蓄意挑釁、制造事端;烏方指認俄方艦船故意撞擊烏方船只。
【“支持”烏方】
俄烏之間這一最新事件致使地區局勢驟然緊張,烏方進入“戰爭狀態”并向西方國家求助。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取消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原定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的會晤,兩人僅簡短交談。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與烏克蘭和格魯吉亞4日舉行外交部長會議,討論黑海局勢。北約方面重申支持烏克蘭,聲稱北約已經在黑海“擴大軍事存在”,“將繼續維持在黑海地區的存在”,敦促俄方放還烏方船只和人員,恢復“航行自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日以3名不愿公開姓名的美方官員為消息源報道,美軍已要求美國國務院通知土耳其方面,可能會派一艘軍艦進入黑海。
船只從地中海進入黑海,需要通過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根據1936年簽訂的《蒙特勒條約》,美艦如果打算進入黑海,必須提前至少15天通知土方。
【“后果”待定】
上述美方官員說,美艦駛入黑海計劃是對俄烏海上沖突事件的回應,只是現階段沒有確定會落實這項計劃。
美國國務院和軍方發言人沒有證實或否認上述官員的說法。
一艘美軍驅逐艦8月底駛出黑海,一艘快速運輸艦10月駛入。美國不是黑海沿岸國,因而按照《蒙特勒條約》,美艦在黑海停留不得超過21天。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委員阿列克謝·普什科夫4日在社交媒體警告,美國和北約如果派軍艦進入黑海,會導致這一地區內沖突急劇惡化,產生嚴重后果。
俄羅斯國防部和黑海艦隊發言人5日說,俄軍潛艇和防空導彈正分別在黑海和克里米亞東部演練。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