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車癡漢惡名昭著,公交和地鐵口經常會豎有“注意癡漢”、“癡漢是犯罪”等警示牌和標語。
社交媒體上日本網友上傳關于癡漢的警示牌和標語。
癡漢的行為包括觸摸女性身體和敏感地帶、用手機隱秘拍攝淫穢照片和視頻等。日本專門研究性騷擾行為的機構“#WeToo Japan”今年1月調查發現,全日本至少70%的女性遭遇過癡漢騷擾,其中半數以上女性選擇默默忍受。
據《日本時報》報道,8月27日,日本旗牌文具公司限量銷售一款防癡漢的隱形印章筆,定價2500日元(約合人民幣169元),500件商品上線半小時被搶購一空。
日本旗牌文具公司網站截圖
當有癡漢伸手襲擊時,女性可用印章筆迅速在其手掌上留下印記,這種印記肉眼難以看見,只有在紫外線下才會顯現。這種印章對癡漢起到威懾作用,也可作為事后的證據。
另外,購買印章筆的消費者還將獲得一條特殊的帶子,可以系在包上顯示其帶有印章筆,警告癡漢退散。
日本政府以及民間針對癡漢行為采取過各方面措施,但是收效甚微。車廂癡漢為何久禁不絕?
反癡漢措施頻頻引發爭議
今年5月,一名日本女校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她被建議使用安全別針刺車廂癡漢。這條發帖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警告癡漢,但有很多人認為此舉不可取,可能會招致對方進一步犯罪行為。
列車行駛到日本東京品川站,人滿為患。圖/視覺中國
有網友私信日本旗牌公司老板,建議研發一款防咸豬手的印章。于是,隱形印章筆應運而生,該公司稱后續將會基于消費者的反饋來改進產品。
大阪的“反性騷擾活動中心”稱贊該產品的推出非常有意義。不過,許多日本男性網友提出質疑,認為這將增加冤假錯案發生的幾率,讓男性恐懼乘坐公共交通。
其實,日本在對付癡漢問題上曾想出過很多辦法。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埼玉縣警察部門早在2015年就推出過反電車癡漢標記貼紙,打擊日益猖獗的電車性騷擾行為。
埼玉縣警方免費發放貼紙,貼紙標簽直徑約為2.5厘米,上面印有“禁止觸摸”字樣,揭開貼紙的剝離層,露出紅色的“X”墨水印記。受害者可用此方式進行舉證告發。
埼玉縣警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貼紙樣式
不過當年這種方法飽受詬病,因為不具有法律效應,如果想要抓到癡漢還是必須依照標準法律程序,搜集受害者和目擊證人的證詞、監控錄像等。
為解決癡漢問題,從2000年開始,日本電車和鐵路公司相繼推出“女性專用車廂”。一開始這種做法受到好評,但是時間一長就頻頻出現男性強行使用女性專用車廂的情況。特別是在日本首都圈,上下班高峰車廂過于擁擠,有男性直接擠入女性車廂。
女性專用車廂。圖/視覺中國
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報道,去年2月,東京地鐵有3名男性進入了女性專用車廂。車廂內的女性高聲喊道:“下去”、“請配合一下”。男性反駁道,“憑什么,我是色狼嗎”。車廂內一片混亂。還有類似案例發生,女性乘客按下緊急制動按鈕,導致電車晚點。
日本法律沒有規定男性一定不能乘用女性專用車廂。日本JR地鐵方面表示,“沒有強制要求,但這是禮儀和道德問題”。
癡漢行為并非全是性欲作祟
隨著性騷擾事件的泛濫,日本加大了對癡漢行為的處罰力度。據日本《迷惑防止條例》第8條規定,“癡漢行為”要處以半年監禁或50萬日元罰款,偷拍要處以1年監禁或100萬日元罰款,屢犯者還會加倍處罰。
另外,實施強制猥褻行為者,處以6個月以上10年以下徒刑。通常,受到精神傷害的日本女性往往不會為金錢等因素與加害者和解,所以違法者一般會受到最高刑罰。
但是即使面對如此嚴厲的處罰措施,依然有癡漢頂風作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據《東京新聞》,2017年10月,日本性犯罪專家齊藤章佳出版了一本書《男人做癡漢的理由》。書中寫道,研究發現“癡漢的作案動機不一定性欲作祟”。
齊藤表示,性犯罪的本質是"支配欲望",針對弱小的女性實施癡漢行為,能夠讓他們獲得一種優越感。經過調查發現,很多癡漢都是擁有大學文憑的普通上班族,大多數還有家室。他們做出癡漢行為往往是因為壓力太大。
書中解釋,像孤獨感、不安感、疲憊感等都會造成巨大壓力,部分男性通過對弱勢女性下手獲得優越感,宣泄壓力。
自2018年春季開始,東京最繁忙電車線路“山手線”在全車安裝監控攝像頭。但齊藤認為,即使是監視他們,犯罪也還會繼續。
日本實現男女平等路還長
據《朝日新聞》報道,從日本公共交通開設女性專用車廂開始,不斷有男性發起倡議,要求設置男性專用車廂,以體現性別平等。但是部分女性反駁稱,日本社會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男性提出這樣的要求是無稽之談。
世界經濟論壇于2018年12月發布年度“性別差距報告”,日本在149個被調查國家中位列110名。雖然與去年的排名相比前進了4名,但在G7國家中墊底。
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在政治經濟領域,女性的地位仍未受到重視。日本女性議員和官僚的人數少,因此“性別差距排名”在政治領域位列第125位。經濟領域也停留在第117位,原因是公司中的女性骨干少。日本被認為是“男女平等化落后的國家之一”。
盡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直呼吁讓更多女性在社會中擔任更高職位,但是去年第四屆安倍內閣改組后,內閣中僅剩一名女性閣僚。安倍表示,他“必須承認”女性政客在最新內閣中的代表性不足。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