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筆直寬闊的道路從沽源縣小廠鎮仁和堡村穿過,路邊是整齊的村莊、廣袤的田地。作為村里的種菜大戶,仁和堡村村民郭志偉對修路給自己收入上帶來的變化深有感觸,“以前的路很窄,坑坑洼洼,大車行駛在上面搖搖晃晃,運輸車都不愿意進來收菜,今年縣里把這條路修好了,收菜車都愿意開進來,蔬菜直接在地頭上銷售,再也不用起早摸黑開著農用車四處賣菜了!”老郭的感受正是群眾享受沽源縣“雙創雙服”活動成果的生動寫照。今年以來,這縣開展“雙創雙服”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通過實施這項民心工程切實給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新變化和新氣象。
今年以來,沽源縣積極對上爭取并多方籌措整合資金,投資近1.7億元著重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向進村入戶傾斜,主抓深度貧困建制村通村連村路、到戶路和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建設。實施農村公路建設里程234.7公里,其中三級公路36.7公里,四級公路198公里,街道硬化45.85公里。目前,沽源縣農村公路通達里程達1700多公里,已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村為網點,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的農村公路網絡。
“像沽源這樣的深度貧困縣,修一段公路,就能給貧困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我們必須攻堅克難,爭取脫貧攻堅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把農民增收的脫貧致富路和農業農村發展的轉型路鋪到家門、通到村口。”沽源縣交通局副局長張俊富介紹到。為做好這項工作,這縣以“雙創雙服”活動為契機,建立任務臺賬,形成建設任務清單、責任部門清單、責任人員清單、開工時限清單、完成時限清單,壓實責任倒逼落實;縣“雙創雙服”活動領導小組全程督導協調,緊密跟蹤評估,強力推動任務落地,各責任單位細化時間表、路線圖,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以赴搶抓進度。據了解,今年以來這縣的農村公路建設進度及完成總里程數均在全市名列前茅。
與此同時,沽源縣還大力推進草原天路小環線建設、貧困村連村旅游公路、閃電河國家級濕地公園三湖環線旅游道路等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帶動農家樂等旅游新業態方興未艾,有效促進了沿線村莊經濟發展和貧困戶增收。一條條伸展于鄉間,環繞于湖畔,攀升于山巒的富民路、幸福路,不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更為這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