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2020年出租汽車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19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巡游出租車數量達139.16萬輛,同比增長0.2%,年客運量近347.89億人次,占城市客運量比重約27.2%。巡游出租車已是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許多公眾選擇用手機召車,網約車因可為公眾提供多樣化差異性出行服務而備受青睞。
而越來越多巡游出租車司機對網約車平臺的網約功能越來越依賴。據由城市智行信息技術研究院等12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巡游出租汽車行業影響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更多巡游出租車司機主要接單形式為網約接單。2020年3月,巡游出租車司機對平臺依賴時長指數較疫情前平均水平增長20%,且網約訂單取消率同比降0.89%。
出租車行業新老業態深度融合發展提上日程。記者也注意到,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通過積極推動運價改革、規范網約車健康發展、推廣典型經驗等多項措施,不斷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促進新老業態融合發展。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24日,全國36個中心城市有18個中心城市合規網約車數量已超巡游車數量,190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在部分城市已獲經營許可,各地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突破250萬張,車輛運輸證突破104萬張,網約車日均訂單量已突破2100萬,占出租汽車行業的25%。
出租汽車行業目前正處于服務水平提升和轉型發展關鍵期,網約車等新業態的發展促進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出租汽車行業深度融合,讓傳統產業逐步實現老樹新枝的增量變革。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二級巡視員孟秋發言。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二級巡視員孟秋表示,當前出租汽車行業新老業態融合依然存在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不清晰、運價制定和調整不靈活,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駕駛員和乘客合法權益未得到有效保障,新老業態之間存在著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等問題。虞明遠也認為,新老業態融合發展在價格管理、就業保障和競爭環境等方面亟待創新突破。
如何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新老業態深度融合發展?12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出租汽車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行業代表等就“巡約一體”出租汽車融合發展之路展開研討。
對于何謂融合發展,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遠給出的解釋是:融合發展要實現兩個業態錯位經營、差異服務。標志是巡游車是否轉型升級了,網約車是不是規范發展了,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巡游車實現轉型升級,網約車實現了規范發展,新老業態才能實現真正融合發展。”
針對出租汽車行業新老業態融合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孟秋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加快理順出租汽車運價機制,鼓勵有條件城市探索實行巡游出租汽車政府指導價,建立常態化出租汽車運價評估論證和調整機制,推進巡游出租車價格根據市場需要的變化調整,加快完善巡游出租車運價動態調整機制,科學制定及時調整巡游出租汽車運價水平和結構。
推進巡游出租車服務+互聯網,特別是要加快改革運價機制,積極探索運用新型計程計價裝置。加快網約車合規化進程,落實網約車平臺公司主體責任,規范經營行為,嚴厲打擊平臺非法配單、非法經營問題。指導各地將新業態納入信用評價和監管,落實激勵和懲戒措施。優化巡游出租車數量,增加合規化網約車數量,擴大有效供給和中高端的供給,提升出租汽車服務質量,將出租汽車行業打造成交通運輸新老業態融合發展典范。
虞明遠建議,從完善運價改革、提升駕駛員收入和行業服務質量等方面著力,統籌出租汽車新老業態融合發展、轉型升級。深化巡游出租車運價機制改革,完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破除推廣使用新型計程計價設備障礙,規范網約車價格管理,加強網約車駕駛員就業管理,研究制定勞動保護政策,提高就業質量,加強網約車司機權益保護,創新發展提升駕駛員收入。
“如果駕駛員收入一直非常低,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無從談起,新老業態融合發展也很難說。”他認為,要以信息化手段為依托,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改革利益分配機制,使駕駛員收入能通過轉型升級得到有效改善。
為更好地服務出租車司機和乘客,網約車平臺已經開始行動。記者了解到,滴滴旗下出租車業務已升級為“快的新出租”,并于上個月開展1億元補貼計劃,目前平臺出租車訂單同比增長超10%。10月份,快的新出租還將新增1億元補貼。未來3年,分三個階段持續補貼10億元,促進乘客呼叫出租車。
快的新出租總經理石東海告訴記者,快的新出租將通過信息化、市場化、司機服務升級等手段提升線上叫車率,幫助司機降低空駛率,提升接單效率,更好地服務更多乘客,促進出租汽車行業融合發展。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