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掛云帆濟滄海 ——浙江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長江,一條繁忙的黃金水道,孕育了一條橫貫我國東中西部、輻射南北方的經濟帶。浙江,地處長江黃金水道和南北海運大通道交匯點,連接長江、走向大洋,是我國對外開放大省。近年來,浙江始終以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成為輻射長江經濟帶陸海聯動發展的開放大平臺為使命,而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則是重要基礎和動力。
“綜合交通是浙江‘十三五’期間要重點補齊的發展短板,主要圍繞航道暢通、樞紐互通、江海聯通和關檢直通,共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綜合交通項目投資1180億元,同比增長11%。“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實施萬億綜合交通工程,基本建成水陸空多元立體、互聯互通、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串起長江各港
今年4月5日,舟山備受矚目。我國首艘江海直達船“江海直達1”號裝載2萬噸鐵礦砂從寧波舟山港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出發,涉海進江,10日順利停靠安徽馬鞍山馬鋼港務原料總廠碼頭。正是這艘一年前在舟山開建的“江海直達1”號,徹底改變了我國江船出不了海、大型海船無法抵達南京以上港口的狀況。由此,從馬鞍山到寧波舟山港整整節約了60多個小時。
這趟首航之旅,是舟山拓展江海聯運、加快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縮影。如今的舟山,已然成為連通大海和長江的中轉站。舟山已與武漢、馬鞍山、重慶等長江沿線主要港口城市簽訂合作協議,形成了一條以運輸鐵礦石、糧油等產品為主的黃金通道。
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是我省共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重要舉措,更是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的關鍵一步。除了2萬噸級江海直達船首航,自獲國務院批復實施以來,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還在不少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江海直達散貨運輸船隊成立,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掛牌,“海上絲路貿易指數”正式發布……預計到2020年,舟山江海聯運運量將達到2.5億噸。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互聯網優勢的浙江,整合國家物流信息平臺和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資源,打破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間的壁壘,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運輸服務。“假設有一批礦石要運到重慶去,第三方專業供應鏈公司就可以借助我們的平臺信息,安排這批貨物從國外到舟山、武漢、重慶等多個路段的運輸方式,實現‘一站到底’。”舟山市港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周小棋說,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一盤棋”思想,通過江海聯運,長江各大港口的聯系日漸密切,距離越來越近。
走向大海大洋
奔流6300多公里之后,滾滾長江水最終匯入大海。向海、向洋,是長江的宿命;遠航、開放,是長江的使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除了打通江與海之間的運輸通道,近年來,浙江加快推進全省沿海港口及有關涉海涉港資源和平臺整合,成立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和浙江省海港集團,實現寧波舟山港實質性一體化。
幾年間,寧波舟山港這座東方大港一路“高歌”:年貨物吞吐量破10億噸,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穩居全球四強,增幅列全球前五大集裝箱港口之首。
發展海洋經濟,需要強大的陸域經濟支持;陸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必須依托藍色國土、海洋優勢。正如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所說,寧波舟山港如此大的貨物吞吐量背后,是長三角地區甚至整個長江經濟帶縱深腹地的支持,反之,寧波舟山港也是長江經濟帶各省市走向蔚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大窗口。
據介紹,目前,寧波舟山港正積極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港口。截至今年7月,寧波舟山港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架起貿易通道,開辟集裝箱航道249條,其中遠洋干線達122條,進一步鞏固了國際樞紐港地位。
隨著浙江自貿區、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等重大建設的加速推進,下一步,寧波舟山港將在港口智能化、現代航運服務業、綜合環境優化上下功夫,加快建成運輸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的國際強港。
構建立體交通
今年5月,浙江省大通道建設行動計劃正式出爐,一張綜合立體交通圖鋪展開來:到2022年,基本建成省域一小時交通圈、市域一小時交通圈和城區一小時交通圈,基本建成標準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現代物流體系,構建海陸空多元立體、無縫對接、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現代交通運輸網絡,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在陸上,浙江正在加快杭黃、商合杭等高鐵項目建設,推進滬乍杭、滬蘇湖、通蘇嘉鐵路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促進省際高水平互聯互通,拉近與長江經濟帶各省市之間的距離。當前,浙江已實現陸域高鐵市市通,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密度均居全國前列。我省明確,要消除省際斷頭路、瓶頸路,省際接口達到42個。未來,浙江與長三角乃至長江經濟帶各省市的連接將更加順暢。
在空中,我省正以浙江機場集團為主體,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為龍頭,整合省內機場資源,做強做大浙江機場集團,使其成為省級航空產業發展大平臺。未來,還將建成杭州、寧波、溫州三大國際機場綜合交通中心,民用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將超8000萬人次。
在水上,浙江深入實施內河水運復興行動計劃,提升京杭運河、重振錢塘江水運、構建內河樞紐、發展海河聯運,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密水上運輸網絡,實現高等級內河航道超過1700公里,拓展長江黃金水道輻射范圍。
……
隨著這條“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加快建設,浙江正更加積極地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與沿江地區攜手并肩,開放合作、共贏發展。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