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一早,家住天府新區的成都市民曾莉靜像往常一樣乘坐地鐵上班。一進車廂,她立即被網絡安全知識和漫畫所吸引,“看著這些知識和漫畫,上班之路變得有趣多了。”
目前,2018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今年的開幕式、網絡安全博覽會、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等重要活動均在成都舉行。9月16日,一列專為宣傳周設計的地鐵主題列車“安安號”,開始在成都地鐵1號線上運行,它將馳騁一個月的時間,為市民普及更多網絡安全知識。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地鐵作為通勤的主要交通方式。2017年,成都地鐵線網客運總量達7.82億乘次,創下歷史新高。“有客流”“有時間”“有相對封閉的內生環境”的特點,使地鐵空間成為信息傳播平臺之一。
近年來,成都地鐵緊緊抓住這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窗口,重點打造融合成都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地鐵文化。
2017年底,成都地鐵7號線開通試運營,首發的“古蜀文化”主題列車,將金沙文明等成都文化基因演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體驗。今年4月,3列“蓉漂·人才”主題專列分別在成都地鐵1號、7號、10號線首發上線,成為宣傳推廣“蓉漂”計劃的移動風景線,上線10天有效覆蓋市民3000余萬人次。今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國首創的“書香號”地鐵專列在成都地鐵1號線上運行,6節車廂對應哲學思想、歷史政治、文學語言、藝術美學、人文社科、自然科學6大主題,書香四溢、創意十足的車廂吸引了市民目光。
類似的主題列車還有“盼達號”和“最成都號”等。
與此同時,成都地鐵在各條線路設計中精心提煉天府文化元素,將地鐵站點的裝修設計與該站點所在地的歷史淵源、文化典故充分融合,形成“一線一景”的城市文化地標。
靠近武侯祠的成都地鐵3號線高升橋站,以三國文化為主題,采用與諸葛亮相關的7個典故作為主體創作壁畫。地鐵10號線太平園站,“金色成都”巨幅文化墻——“銀杏葉”“蓋碗茶”等畫像頗具成都休閑氣質。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T2航站樓站的兩幅文化藝術墻,更是把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溝等蜀中自然景觀和望江樓、杜甫草堂、錦里、寬窄巷子、武侯祠等成都城市景觀融合在了一起。
目前,《成都軌道交通文化建設規劃》正在制定中,將對成都獨有的古蜀文化、三國文化、熊貓文化、美食文化、休閑文化等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并統籌考慮。據成都地鐵相關負責人介紹,從頂層設計上對地鐵文化進行系統的梳理設計并形成標準,這在全國30個已經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中尚屬首例,這將是中國軌道交通在“堅定文化自信”領域的一次有益探索。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