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德陳村,當社區中有“一抹橙”出現,那就是“優瓦俠”登場并施展“身手”的時候了。暖橙的圍裙、鴨舌帽,這是“優瓦俠”們的“戰服”,他們有多般修繕技藝,只為幫相對困難戶修瓦補墻,改善居住環境。
他們是陳村“愛心修屋·優瓦計劃”的志愿者們,來自各行各業卻樂善好施。據悉,“優瓦計劃”推廣兩年來,近百人的“優瓦俠”志愿者們已幫助27戶困難戶進行房屋修繕,聯動多個單位、調動多元社會力量解決問題。而以修繕為媒,“優瓦俠”們深入到社區村居一線,了解困難戶所需,為其提供切實有效幫助。
愛心:陳村誕生了“優瓦俠”
在順德陳村,一個由民間發起“愛心修屋”計劃在2016年末就有了“雛形”。
“當時,我們有志愿者在深入社區走訪中就發現,有一些相對困難戶的居住條件有待改善,就想看能不能通過發起一項行動,凝聚社會力量幫助他們修繕房屋。”陳村鎮社會創新中心項目總監余曉琳見證了這一民間行動的“誕生”,她表示,在陳村一些村居中,有些人居住環境有待改善,屋漏、墻體不結實、水電接連不順的情況。
她告訴記者,這一設想提出后,在2017年,陳村第一個“愛心修屋·優瓦計劃”就向社會發布并被納入當地社創機構進行項目孵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項目對外公布“我們也稱自己做‘優瓦俠’,行俠仗義,幫助他人。”余曉琳說。
據悉,從2017年啟動第一季來,“愛心修屋·優瓦計劃”已經走過了2年,每年都為轄區內的家庭困難戶解決了迫切的居住環境改善問題。據陳村社創介紹,在第一屆行動中,“優瓦俠”們累計完成了12戶困難家庭家居修繕。在第二季中,“優瓦計劃”共收到了38份申請,而項目組則為需求最迫切的15戶修繕房屋。
服務:志愿者提供專業修繕服務
由于受到了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一些人無法“自掏腰包”修繕房屋。“隊伍形成后,我們積極尋求社會資源投入,或爭取公益基金參與其中,解決修繕資金問題。”
余曉琳稱,“愛心修屋·優瓦計劃”在“落地”的第一年中,就得到了當時陳村總商會冠名基金支持8萬元經費用于修繕。而在第二年的行動中,通過“優瓦俠”們的努力,這一行動還成功申請到順德區眾創共善計劃資金支持,還聯動到了愛心修屋專項基金。
解決了資金問題后,“優瓦計劃”要面臨的就是修繕技術問題。余曉琳稱,在“優瓦計劃”實行的第二季中,由于修繕需求集中在修瓦補漏和門窗訂制,該修繕內容對專業技術要求高,需要更專業志愿者充當“先頭部隊”。因此,在2018年面向“優瓦俠”招募行動,招募了不少有修繕技術的志愿者分赴勒竹、石洲、仙涌、大都和弼教進行修繕。
值得關注的是,哪些人成為“優瓦俠”們伸出援手的群體呢?余曉琳說,“優瓦俠”將對這些人群的居住環境進行優先改善,包括:家庭及其困難者,房屋產權明晰,局部破損情況嚴重且修繕需求迫切,以及本人有強烈的修繕意愿。
群像:來自各行各業
當社區中有“一抹橙”出現,那就是“優瓦俠”登場并施展“身手”的時候了。為了統一行動的標識,記者了解到,“優瓦俠”們都身披暖橙色圍裙,頭戴暖橙色的鴨舌帽。
自2017年“優瓦計劃”推出以來,“優瓦俠”的數量就不斷增加。余曉琳說,“優瓦計劃”所在的互通工作群中,累積有87位熱心公益的“優瓦俠”。
“他們中,有來自社區的人、陳村熱心市民、有企業工作骨干,還有不少是來自高校大學生。”余曉琳表示,“優瓦計劃”平臺鼓勵大家發揮所長,可以施展個人才能,也可以發揮自己擁有的資源優勢。“并非是社會上對于義工、志愿者單一、片面的印象,認為他們只能做簡單的事情。”余曉琳告訴記者,在志愿者“優瓦俠”中,有不少是自告奮勇且具有高超修繕技術的市民。
“很多有心的人,看到前期計劃宣傳后,還直接來到我們辦公室主動報名。”讓余曉琳感動的是,由于“優瓦計劃”一般在暑期開展,不少在外讀書的陳村大學生回家后主動報名,積極參與其中。
未來:促常態化發展
今年,“優瓦計劃”將進一步升級,新一年將爭取服務到更多有需求的人。
余曉琳說,陳村“優瓦計劃”在今年將探索常態化發展。“過去兩年里,‘優瓦行動’一年只有一次,不少困難戶的修繕申請堆在一起,我們根據緩急標準來執行,有的一些申請錯過了比較可惜。”余曉琳表示,未來常態化工作鋪開后,一年或發起多次的“優瓦行動”,讓更多人享受到“優瓦俠”的修繕服務。
余曉琳設想稱,陳村“優瓦計劃”要進一步發揮靈活、民間深度參與度高的口碑和效應。而在常態化中,也要通過積極溝通,打破政府部門之間的壁壘,要促進“優瓦計劃”執行過程中更流暢。“希望以后以個人形式來申請修繕需求,這樣提高便利性。”余曉琳稱,此前的修繕申請還需通過所在社區的村、居委會進行提交,未來盼縮減流程,服務更簡便。
“伸出援手時,還要給予更多關懷和交流。”
歐永洪是當地人,也是“優瓦計劃”里資深的項目“監工”,不少社區居民及“優瓦俠”們都將他尊稱為“洪爺”。
洪爺熱心公益,在看到了“優瓦計劃”這一公益項目誕生后,自己就不假思索報名參與其中。“以前我是一名維修工,工地上的事情我都會做不少。”在了解到了“優瓦計劃”的內容后,歐永洪覺得這一平臺能夠發揮自己所長,能實現個人價值,于是就決定成為一名幫助他們的“優瓦俠”。
洪爺告訴記者,有些人居住的地方,不僅會出現滲水,還有的連屋頂結構也是岌岌可危。“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會進行修瓦補漏、電路更換等維修工程,為大家改善居住環境。”在洪爺看來,這是在盡自己之力幫助有需要的困難者。
“可以說,我們是最接近孤寡老人的群體之一,也是最懂他們的人。”洪爺說,孤寡老人是特殊的群體,在伸出援手時也要維護老人尊嚴。
“他們念舊、有搜集囤積物品習慣,并渴望關懷,在交流過程中,不要隨意破壞老人的藏物,要多給予關懷和交流,了解他們真正的居住需求。”洪爺說。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