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羅雪山腳下,一條蜿蜒的水泥路通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營盤鎮鳳塔村,路旁香柏蔥翠、樹影婆娑,遠處牛羊成群。78歲的白族村民和子寶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和兒子閑聊:“公路通了,幾十年的心愿,省交通運輸廳終于幫我們實現了。”
自2015年8月掛聯鳳塔村以來,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為當地投入、協調幫扶項目資金6125萬余元,完善基礎設施,精心培育產業。2019年,鳳塔村實現脫貧摘帽,今年又實現了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我們村通了路、電,喝上了自來水,重建了學校和衛生室,有了鄉村客運站……”76歲老黨員蔡術權說,他們帶來的變化數也數不完。
網約車引入村
多年來,鳳塔村村民居住在高山峻嶺、峽谷縫隙中的木楞房里,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2007年年初,當地才挖通入村主干道,但道路技術標準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民出行的常態。“從寶塔小組到營盤街上14公里,以前需要2個小時左右,現在只需要50分鐘,一路上還有防護欄和太陽能路燈,出行安全了,油費也省了。”正準備上街的村民褚小海說。
改變始于2015年8月。當時,云南省交通運輸廳派駐村扶貧工作隊來到鳳塔村,走村串戶了解情況后一致認為,制約鳳塔村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路不通。為此,云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多次召開會議,專門研究鳳塔村公路建設問題。修路,拉開了鳳塔村脫貧攻堅的大幕。
說干就干!在工作隊的帶領下,公路沿線的群眾積極投工投勞。山高坡陡,筑路條件艱苦,然而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5年來,云南省交通運輸廳投資1700余萬元,修建了13公里入村主干道、12公里通組公路,以及鳳塔村至金滿村4.8公里公路;先后協調投資37.5萬元安裝了148盞太陽能路燈;投資210萬元建設鳳塔村客運綜合服務站,兼具農村客運、電商購銷、郵政物流、便民服務功能的服務站惠及沿線數千群眾。后來,駐村工作隊又整合多方力量引入網約車,讓鳳塔與外界聯系更便捷。
培訓技能走出去
路通了,山里人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遼闊天地,想闖出一番成績并不容易。
鳳塔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占74.35%,勞動力素質不能適應現代產業發展要求,造成了鳳塔村長期貧困。要斬斷代際相傳的“窮根子”,必須給孩子們提供學習知識的環境和增長見識的平臺。
在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的協調下,云南省公路工程監理咨詢公司出資30萬元,建立了“交通獎(助)學金”長效幫扶機制;相關公益組織和單位出資建立“交通書屋”,開展“一對一”助學幫扶,聯合舉辦怒江州首個貧困學生夏令營。
“昆明好美,有趣的地方那么多,生活在這里的人真幸福啊,以后我想到昆明讀大學。”“很感激能有這個機會來昆明看看,回到學校我一定加倍努力學習。”……貧困學生夏令營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更多的村民以勞務輸出的方式走出山村、脫貧致富。
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積極搭建勞務輸出橋梁,為鳳塔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爭取到300多個用工崗位;針對有意愿、有能力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提供技能培訓。“以前我們自己出去務工,收入時好時壞,有時還拿不到工資,如今省交通運輸廳幫我們安排好崗位,每月有固定工資,還包吃住。”村民和得花說,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截至目前,鳳塔村共輸出127人到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直屬單位及相關企業務工,村民創收近200余萬元。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各種渠道自發外出務工,2019年,全村勞動力轉移700余人,勞務增收500余萬元。
紅米產供銷一條龍
“以前我們自己把紅米背到街上賣,四五塊錢一斤,賣不完又要背回來。去年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我們銷售,價錢高了,我們還省力了!”鳳塔村一組村民和德華說。
2016年,駐村工作隊籌劃將特產紅米統一包裝銷售,初步實現產供銷一條龍。2017年,駐村扶貧工作隊開始將目光投向電商平臺。當年5月23日,首批鳳塔紅米在郵政“優幫幫”平臺上線后,10小時內全部售罄。2018年,鳳塔紅米又入駐蘭坪縣電商平臺,遠銷北京、上海等地。
在多次調研后,駐村工作隊幫助當地組建了鳳先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017年4月,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協調引入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資金623萬元,建設養殖場主體工程,以“借母還子”、設定公益崗位、以獎代補等形式助農。如今,肉牛養殖成為鳳塔村集體經濟的龍頭產業,村民每人每年能獲得最低3500元的分紅。
此外,養牛場還配套建成了青儲飼料加工車間和有機肥加工車間,村民可以通過種植牧草、出售青儲飼料、輪流務工等方式獲得收入。2019年,有27戶農戶向養牛場出售青儲飼料450余噸,總收入25萬余元。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