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是否會影響環境?醫療廢水是否會污染水源?對民眾關心的相關焦點問題官方予以回應。
中國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1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目前醫療廢物、醫療廢水的處置平穩,沒有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生態環境部緊緊圍繞兩個百分之百,一個是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與服務百分之百全覆蓋;二是醫療廢水、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處置百分之百全落實,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相關的環保工作。”趙群英介紹,疫情發生前,全國醫療廢物處置總能力是4902.8噸/天,目前提高到6022噸/天,提高了23%。
疫情發生以后,湖北和武漢隨著病例的大量增加,隨之而來的醫療廢物也是快速增加。據了解,在疫情發生前,武漢市醫療廢物的產生量是40多噸/天。疫情發生后,醫療廢物的產生量最高峰達到240多噸/天。
四川最大規模的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工人們忙著對送往這里的“染疫”醫療廢物進行有序處置。圖為工人“全副武裝”作業。張浪 攝
趙群英表示,通過各部門共同努力,武漢市在醫療廢物方面的處置能力從最初的50噸/天,增加到目前的263.8噸/天,每天產生的醫療廢物每天就能得到處理。
在醫療廢水處理方面,趙群英則表示,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產生的醫療廢水,首先要進行消毒。方艙醫院在建設過程中配套了污水處理裝置,定點醫院都有固有的治污設施。對隔離點的化糞池也進行消毒。
目前,全國還有一些地區在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能力水平上存在一些不足,存在超負荷、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運行情況。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小區實行了封閉管理。如何處理當下產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及廢棄口罩,以防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亦是廣大民眾關心的問題。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要嚴格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的分類監管,加大對環衛收集、轉運、處理設施的日常消毒殺菌、增加生活垃圾收運頻次,確保生活垃圾能夠及時、安全得到收運和處置;對集中隔離觀察點、居家隔離觀察點等重點場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則采取專人專車單獨收集,并直運至生活垃圾焚燒廠及時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目前湖北省日均生活垃圾清運量超過31000噸,做到了日產日清,其中武漢市生活垃圾每天處理量6000噸左右,無害化處理率百分之百。”劉李峰介紹。
在民眾對口罩處理的方面,劉李峰則表示,對居民小區、辦公場所、商場產生的廢棄口罩可以繼續作為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進行收集轉運,但要加強對投放和收集設施的消殺工作。(完)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