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否需要粥?”“中午米飯量是1兩還是2兩?”在服貿會志愿服務上崗前,北京林業大學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填寫這樣一個調查問卷,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如實提交“就餐意愿”,學校會根據志愿者填寫的內容進行一日三餐的調配。
|
“飲食適量取,每一餐都不浪費,光盤行動,從我們做起”,北林大學生志愿者領隊夏薇佳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每晚的工作總結會上,她也會帶領大家重溫“光盤行動”,提醒大家在吃飯時要按需索取,杜絕浪費糧食的行為出現。
事實上,不僅是一日三餐,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志愿者們發現,垃圾桶里有很多未喝完就被遺棄的礦泉水瓶,當天晚上,志愿者群里便出現了“自帶水杯”的“群公告”,志愿者們紛紛響應和接力。第二天,上崗的志愿者們不僅帶來了水杯,有的志愿者還特意拿了記號筆,在喝過的水瓶上標注了自己的名字,以防和其他人混淆。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這種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在志愿者每一個行動細節中。每天在用完餐后,志愿者們自覺地將剩余的垃圾按照廚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投放。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和土地消耗,還可以用實際行動影響周邊的人,一起踐行垃圾分類和光盤行動。
據夏薇佳介紹,北林大一直踐行“A4210”的環保理念,“A”是指“Action”,意為“行動”,“4”指青年學生“衣、食、用、行”四個生活方面,“21”指“21天效應”養成并鞏固一個好習慣,“0”指“節儉、低碳”從而達到“0”浪費、“0”排放的成果。學校志愿者在上次國慶大型活動中就意識到了踐行A4210理念的重要性,并將A4210理念延續到了這次志愿服務中。“盡管志愿者們每日工作辛苦,但都堅持踐行A4210理念,日積月累,現在大家都能自覺地將飯菜和包裝分開扔到相對應的分類垃圾箱中。”夏薇佳說。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