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3日從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貴州礦山集中“治禿”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8月底對230個露天礦山進行生態修復。
2019年9月貴州印發《貴州省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礦山集中“治禿”行動方案》,通過開展綠色勘查,露天礦山綜合整治,綠色礦山建設行動,烏蒙山國家脫貧攻堅區礦山生態環境修復,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綠色發展指標礦山地質環境“治禿”六大專項行動,以進一步加強貴州省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和修復,全面推進礦山生態文明建設。
目前,貴州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建立了“一礦一策”臺賬,排查出全省范圍內責任主體滅失的歷史遺留礦山1722個,有效露天礦山2439個。針對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截至2020年8月底,停產整治露天礦山共384個,其中已復產230個。同時,嚴格控制新建露天礦山項目,對重點區域和鐵路公路可視范圍均按要求設置新建露天礦山項目。
在綠色礦山建設行動中,截至8月底,貴州提交申報全國綠色礦山名錄420家,并建立綠色礦山標準體系,印發了《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三合一)方案審查備案工作指南(試行)》和《固體礦產綠色勘查技術規范》。
在烏蒙山區國家脫貧攻堅礦山生態環境修復行動中,截至目前貴州完成礦山集中開采區規劃恢復治理面積遵義市106公頃、六盤水市147公頃、畢節市975公頃,加快推進烏蒙山礦山集中開采區土地復墾、復綠。
截至8月底,貴州累計撥付中央及省級資金11775萬元人民幣,完成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面積543公頃。
貴州是礦產資源大省,然而貴州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總體上還比較傳統粗放,生態環境問題較為突出。貴州官方表示,集中開展“治禿”行動是貴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對實現貴州礦業產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轉型有著重要意義。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