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貧困地區和生態敏感地區存在著高度的交叉重疊狀況:寧夏西海固,過去苦寒甲天下,如今生態依然脆弱;云貴川山區,生物多樣性豐富,人均收入卻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居住在青藏高原三江源頭的人們,為了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默默地守護著“中華水塔”……生態敏感區往往與貧困如影隨形,這成為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于是,有人認為,生態環境保護與扶貧開發的目標相矛盾,二者如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其實不然。
人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過程,就是增加自然資本、守護自身福祉的過程。從根本而言,只有保護和修復好綠水青山,才能有更多的金山銀山源源不斷地轉化而來——綠水青山是一切人類社會財富的源頭和支撐,如果人類失去了自身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即使有再多的社會財富和人工建設,也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生態環境保護上,我們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惠澤的應該是包括貧困人口在內的全體民眾。對那些因為守護綠水青山而放棄一時一地短平快發展的貧困地區,我們必須多看一眼。
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同樣是為了民生。為此,國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鼓勵生態脆弱地區的貧困人口參與生態管護;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與修復項目,吸納一定比例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參與工程建設,并支付合理的勞務報酬,使其守土有責而無后顧之憂;支持農戶依托當地優勢資源發展兼具生態與經濟效益的農林產業,實現“造血式”扶貧……
生態扶貧,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我們需要秉持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能把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有效轉化的帶頭人作用;我們需要積極推動自然生態資源變資產、生態扶貧資金變股金、貧困人口變股東等改革……既要改善發展環境,也要激活微觀活力;既要讓當地的綠色資源更加活泛,讓綠色希望廣泛播散,也要不斷增強綠色集體經濟發展的實力和動力。
從綠水青山通往金山銀山的道路不會千篇一律。在加強自然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各地完全可以根據區位優勢、資源稟賦、文化傳統等特點,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綠色發展,全方位、全過程激活貧困地區在旅游觀光、可再生能源生產、健康養生、生態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發展潛能,充分體現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本土化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地一風格,在充盈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綠水青山中,吸引游客駐足體驗,深度感受行走在綠水青山中的愜意,盡情享受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綠水青山是優質生態產品的耕地和產床,也是培育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外市場的希望所在。生產者可以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調整優化生態產品結構,提升辨識度、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適度適時適量擴大供給規模;消費者可以優先選擇采購貧困地區的生態產品,在享受優質產品的同時,為扶貧盡一份力量,從而促進貧困地區的優質生態產品供銷兩旺。從消費終端推廣消費扶貧,有利于讓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生產出更多富有品牌價值、能夠持續增收的優質生態產品,進而更好地回饋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形成生態美、百姓富的良好局面。
總之,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加大生態補償力度、積極發展生態產業、創新消費扶貧等方式,有機地協調統一起來,相互促進增益,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