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因港而生、依港而興,港口與城市發展一脈相承。如今,秦皇島港已由單一的煤炭碼頭發展成為集煤炭、油品、雜貨等多種類貨物裝卸運輸的綜合性港口。
“十四五”期,秦皇島市吹響了建設一流國際旅游城市的號角。“我們將堅持以城定港、港產城融合的發展目標,不斷優化港口功能布局,推進一流智慧型港口建設,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形成功能完善、開放發展、協同高效的現代化港口群體系,加快港口轉型升級,高標準建設國際知名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打造一流國際旅游城市的標志性窗口和港城融合發展典范。”近日,河北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子玉說道。
探索數字化轉型
整潔明亮的辦公室、清晰詳盡的大屏幕、智慧化的操作系統……一年前還在現場“苦戰”的卸車司機陳偉,如今坐在秦港股份九公司集控中心卸堆集控室內,通過實時監控系統和遠程集控系統,自如地操作著卸車機進行作業。
“以前,我們是1人管1臺機械,現在通過遠程集控操作系統,我在辦公室里就能控制兩臺卸車機,而且通過大屏幕可以直接看到從煤炭卸載到裝船的各個環節,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陳偉說。
卸車作業智能化改造是秦皇島港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在港口轉型提速的趨勢下,秦皇島港的智慧港口建設,既是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的需要,也是港口增強吸引力和輻射帶動功能,實現產城融合發展的必然。
圍繞智慧港口建設這一目標,多年來,河北港口集團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人工智能、北斗定位、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碼頭,完善港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港口裝卸設備無人化、智能化改造。
“今年,港口以智慧化建設為抓手,以提升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出發點,對卸車機、堆料機、取料機、裝船機等設備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實現了生產重要環節設備的遠程集中操控,提高物流效率,優化生產組織,壓縮無效作業時間。”秦港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楊小川說,未來,港口將完成大宗散貨數字堆場建設,組建散貨作業集控中心,全面打造無人化智能碼頭,為港口轉型升級和科學發展增添動能服務。
與此同時,以全國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為重要抓手,該港口全力推進“311”工程建設,即建設大宗散貨港口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智能碼頭平臺、互聯網客戶服務平臺3個平臺,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制定大宗散貨物流標準。
搭建互聯網服務平臺
點擊“撤單”,再打開新的申請頁面,將“七公司”改成“九公司”……不到一分鐘,浙江泓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經理王學科就幫助4條船從泊位緊張的秦港股份七公司申請調整到九公司靠泊。
“以前,業務都要到窗口辦理,這個業務在以前至少要跑半天。現在打開手機軟件,輕松一點就搞定啦。”王學科高興地說。
王學科所說的軟件就是河北港口集團智慧港口建設三大平臺之一的互聯網客戶服務平臺,主要致力于打造港口作業可視、港口信息可查、網上業務辦理、服務定制推送等智能化客服板塊。
“今年,我們在原有基礎上又開通了船代報港業務,可為客戶提供各種智能化服務。”秦港股份公司技術中心數據與系統部經理趙谞博說,目前,該系統已有662家用戶在線上開戶,秦皇島港年煤炭業務量50萬噸以上的客戶覆蓋率95%以上。
打破時空界限、突破信息壁壘、獲取高效便捷信息服務的不僅僅是港口客戶。以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為支撐,河北港口集團正在加速所屬秦、曹、滄各港區業務數據共享效率;實現與海事以及部、省、市港航管理部門的數據及時共享;搭建與相關鐵路部門在鐵路、船舶等信息數據方面的共享橋梁,提升港口鐵水聯運能力,綜合物流貿易全鏈條上下游業務變得愈發協同。
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秦皇島港在不斷提升港口智慧化程度、打通現代化流通體系的同時,始終堅持“環境保護是港口生命線”原則,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有序推進港口結構調整,助力港口向國際知名旅游港、綠色平安港口轉變。
“現在粉塵濃度較低,取裝線灑水環保設備已自動調節到了最低等級——霧炮噴淋。”在秦港股份九公司集控中心中控室,安全環保部副部長王曉川介紹,目前公司生產各主要環節都安裝了智能粉塵濃度檢測儀,可根據粉塵情況自動控制環保設備分級投入。
作為北方港口中率先實現堆場四季灑水控塵、建設大規模防風網工程的港口,秦皇島港的環保追求從未止步,并不斷探索精準化、科學化管理措施,先后實施翻車機給料器分級分層灑水、轉接塔微霧除塵和單機霧炮改造、皮帶機洗帶裝置改造等技術創新,全面提升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效果,構筑起全流程、全時段、全季節的粉塵防治堅實防線。
“為全面推進綠色平安港口建設,集團每年投入約1億元用于環境保護工作。”秦港股份公司衛生環保部副部長馬賀說,今年,集團對流動機械設備進行嚴格管控,淘汰和停用老舊、環保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124臺,購置電動新能源流動機械。同時,建設環保門禁系統,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確保集疏港車輛符合環保要求,降低港口內移動源污染物碳排放。積極推進碼頭船舶岸基供電體系建設,目前已具備5套11個泊位的岸電設施。
值得關注的是,河北港口集團以打造“低碳、零碳”為目標,高標準規劃建設秦皇島國際旅游港。改造舊廠房2.4萬平方米,通過更換節能門窗、增加保溫、空氣源熱泵制冷、制熱等措施實現建筑節能減排,每年節約電能約36萬千瓦時;應用海綿城市理念對園區進行大面積綠化、鋪裝,精品綠化面積達13.8萬平方米,有效節約水電資源,并在項目規劃中充分考慮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此外,河北港口集團與金風新能源公司達成戰略協議,未來將以分散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開發為基礎,在港口裝卸設備節能降耗、港作車船清潔能源替代、光伏及氫能等新能源應用及綠化智慧能源方面實現綠色低碳新突破。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