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保監測中心最新消息,今年除夕初一煙花集中燃放時段,北京PM2.5濃度整體平穩,同比降低45.7%。該中心介紹,與2018年除夕夜監測結果比較,北京煙花燃放集中時段PM2.5濃度整體好于去年同期,煙花爆竹燃放的直接影響較小,空氣質量改善效果顯著。(2月5日《新京報》)
過大年當然需要濃濃的年味。而燃放煙花爆竹既是千百年的傳統,又是營造年味不可或缺的內容。于是,人們一般都會在過年燃放煙花爆竹,特別是在除舊迎新的時段盡情燃放一陣,在接連不斷的鞭炮聲與五彩繽紛的煙花綻放中,年味也就被營造到了極致。
問題在于,如今早已不是農業社會,特別是北京這樣人員特別集中的特大型城市,原本各類污染就已經難以承受,通過長期持續不斷的努力,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才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到了春節這個特殊的時段,煙花爆竹的燃放,往往就成為PM2.5快速升高最重要的推手。年味是有了,卻太不環保,對大家的身體健康都非常不利,可見這樣的年味,成本也是高昂的,同時也不是與時俱進的。要讓人們完全放棄煙花爆竹,顯然不可能,如果任由人們任性地燃放,又會成為環境不能承受之重,找到兩者的平衡點,兼顧年味與環保,才是最可取的選擇。
可喜的是,通過多年的努力,自從2012年春節前公布PM2.5開始,這個讓一些人談之色變的污染數值保持了一個持續的下降趨勢,在春節煙花爆竹對PM2.5的“貢獻值”最大的時段,今年相對于去年,這個數值又下降接近一半,更是可喜可賀、可圈可點。
少燃放一些煙花爆竹,或者少燃放一些會給環境污染“添磚加瓦”的煙花爆竹(比如用電子的代替傳統的),既不會年味變得“清湯寡水”,又讓這樣的年味中體現出一種非常重要的環保味,如此的年味顯然更“夠味”,更值得推崇。
相對于藍天白云的城市環保目標,顯然又還任重道遠。需要政府、社會、市民繼續不懈地努力,從而讓年味中的環保味越來越重。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