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有了“紅黑榜”!據報道,黃山景區將對游客文明或不文明的行為舉止進行記錄管理,凡被列入“紅榜”者,可在一定期限內免費游黃山;而一旦被納入“黑榜”,在信息保存期內將被景區視作“不受歡迎的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路上尋找“詩和遠方”,旅游已經成為觀察公眾文明素養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文明旅游漸成風尚,但一些不文明行為仍時常曝光。黃山景區一張榜單、獎罰并舉,彰顯出“讓文明者一路暢通,讓不文明者寸步難行”的價值導向。這種將誠信體系引入文明規制的治理思路,不但對景區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對其他領域同樣有借鑒價值。
說到誠信體系,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讓老賴無處遁形的“黑名單”,是與每個人利益攸關的信用記錄,但黃山景區的實踐告訴我們,其實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完全可以跳出經濟領域,向公共領域延伸。揆諸現實,無論是頻頻出現的高鐵霸座現象,還是搶奪公交司機方向盤等無賴行為,倘若僅僅是根據規定罰款、個別拘留,而沒有輔助措施,恐怕還是隔靴搔癢,難有“痛感”,不足以起到持久震懾。如果能夠引入這樣的“紅黑榜”,通過持續性的懲戒倒逼人們提升規則意識與法治思維,我們的社會就能少一些規則的“無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如果說法律劃清了行為底線,那么法律之外的中間地帶則需要誠信體系來填補。一直以來,公共領域只有柔性的道德規范,但缺乏剛性的制度約束;只有言語上的道德教化,但欠缺實際的操作手段,而誠信體系正是這樣一種補充性的制度安排和實操方法。放眼世界,很多國家都有一套全面覆蓋的信用記錄體系:在美國,小額醫療欠費會影響房貸;在韓國,信用不良者醫療福利將被凍結;在日本,不還助學貸款無法辦理信用卡……但我國在這方面顯然還不夠全面,大多數領域依然呼喚著誠信體系的建立,而已有誠信體系的領域,則需要進一步將碎片化的信息串成線、連成面、織成網。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誠信守規是社會關系的無形紐帶,倘若沒有這個“結”,社會就像斷了線的珠子,散落一地。正因如此,不妨讓誠信體系延伸至社會的方方面面,褒獎每一次守規,懲戒每一次失德,使其成為社會治理的新抓手。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