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斯柯達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卻從產品到營銷忽略中國消費者的感受。要不是背靠上汽大眾,斯柯達在中國的潰敗肯定會更快一些。
5月8日,斯柯達發布的第一季度銷量及財務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斯柯達的交付量為20.76萬輛,同比下降2.9%。在中國市場,交付6.43萬輛,同比下滑高達18.8%。4月份,斯柯達全球銷量同比再次下跌10.5%,銷量只有95900輛。
斯柯達原只是一個來自東歐捷克的小眾品牌,但因為依附在上汽大眾處,短短幾年之內,就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但是,自2016年開始,斯柯達在中國市場便面臨著增長瓶頸。2016年至2018年中國車市銷量增長迅猛的三年,斯柯達只是一直維持在32萬輛-34萬輛區間,增長陷于停滯。
業內人士分析稱,斯柯達無論是在本土化經營,還是品牌影響力以及產品設計上,都存在“短板”,很少顧及中國消費者的感受。這種長期的被忽略終于引發反忽略——中國市場的下滑直接將斯柯達全球銷量拉入負增長。4月份,除去中國市場銷售數據后,斯柯達全球銷量反而微增2.4%。作為斯柯達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當下反而成為制約斯柯達全球銷量增長的因素。
對于中國市場出現的銷量下滑,和多數車企一樣,斯柯達也總結為市場需求減弱、整體經濟下行等緣由。可是,從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來看,斯柯達4月銷售量僅為16600輛,不僅遠低于去年同期,跌幅更是達40.8%。
去年,斯柯達全球累計交付新車125萬輛,同比增長4.4%,實現連續五年增長。其中中國市場達34萬輛,為最大單一市場,占據全球市場近1/3的份額。不過,這卻是靠抱著上汽大眾這個“大腿”取得的。上汽大眾連續四年奪得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作為上汽大眾旗下品牌,斯柯達也就跟著提升了核心增長力。
不過,直到去年,斯柯達才相繼投放柯米克、柯珞克、柯迪亞克GT等多款SUV車型,雖然SUV戰略在中國市場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占據斯柯達品牌全年總銷量的36.2%,卻還是錯過了市場高速發展的機遇。畢竟近年來SUV細分市場出現較大幅度滑坡,紅利不再。
斯柯達沒有踩準中國市場的發展節奏,更艱巨的任務是,在中國市場停滯之時,斯柯達要進行自身突破。好在,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苗頭:斯柯達首席設計師曾表示,未來將會更多地考慮中國消費者的感受,采取相應措施,來滿足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確實是這樣,斯柯達在中國的車主比歐洲的車主平均年輕十多歲,而且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用車習慣,這使得固守著歐洲簡約環保產品理念的斯柯達,在中國市場四處碰壁。
但斯柯達的出路在哪里?加強本土化研發,是最關鍵的一步。
市場人士認為,以目標市場用戶為中心的本土化戰略并沒有被根植在經營策略里,是目前斯柯達最主要的問題,只有找準縫隙推出精品車型迅速打開市場空間,才能帶來全新增長點。相比于其他跨國車企在布局全球化戰略時,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策略,斯柯達在這點上做得顯然不夠。
大眾每年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超300萬輛產品中,有60%左右的銷量是朗逸、寶來、桑塔納、凌渡、帕薩特等車型貢獻的;最近勢頭正猛的本田過去幾年在國內市場的快速增長同樣得益于特供車型,如今XR-V、UR-V、凌派等車型也已經成為本田在華銷量的中流砥柱。成功的經驗證明,無論未來如何,立足在被視為戰略重地的中國,如何主動做出調整來迎合市場突變,是斯柯達急待解決的難題。當斯柯達真正地實現德國產品技術與中國市場需求的有機結合,才算是找準了方向、摸準了脈搏。若斯柯達還是不把中國市場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研發和銷售主戰場,那么未來的路只會越來越難走。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