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在湖北打響。抗疫非常時期,為確保湖北民航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及時、順暢、準確、高效,1月19日民航湖北監管局決定抽調6名監察員組成疫情信息組,負責湖北民航系統40家單位和13327名干部職工及其家屬的疫情信息處理工作。飛標處潘峰、周俊杰,適航處劉詠、韓彧,航安辦張凡,航務處袁亞軍等組員馬不停蹄,利用現有裝備組建,很快一個擁有8部手機、6臺電腦、2臺打印機和1部座機的信息收集中心投運。
首次碰頭,明確分工,打造務實高效團隊
1月20日湖北監管局信息組首次碰頭會
“根據湖北監管局黨委對湖北疫情形勢的研判,疫情信息收集工作將會有很多困難,大家做好打艱苦戰、持久戰準備!”這是湖北監管局信息組首次碰頭會的一句話。
1月20日8點,信息組全體早早到齊,并根據職責、特長進行了明確分工。劉詠是資深適航,負責航空器適航信息;航安辦張凡是飛行員,對航空公司情況熟,與航務處袁亞軍一起收集26家航司信息;韓彧手寫最快,負責記錄局里疫情工作會議;組長潘峰最后匯總,負責信息整合、編輯和傳達。15分鐘碰頭會后,一張收集民航湖北系統疫情信息的網正式鋪開。
當天9點,第一份民航湖北監管局工作簡報完成。當日,信息組陸續完成了近500條信息采集以及湖北省防控指揮部工作簡報、武漢市防控指揮部工作簡報、管理局視頻會議局領導講話提綱等編制、傳遞工作。
封城當日,轉變重心,標準化設計確保數據有效
1月23日武漢“封城”,信息組調整工作策略。
1月23日起,信息組工作量驟增,不僅收集轄區單位員工疫情數據,還要收集民航局、省指協調與各項指令執行情況,緊急協調解決的突發事件。
1月23日凌晨02時05分,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指令“1月23日10時,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02時10分,湖北監管局緊急會商暫時關閉天河機場離漢通道事宜。3時30分,湖北局向管理局上報相關緊急請示。4時05分湖北局領導率隊趕赴天河機場,現場協調。坐鎮機場應急指揮中心,連線民航局防控工作組。
形勢有變,信息組的工作數據也悄然變化,不斷動態調整。“旅客進出港人數驟降,預計明日,與旅客相關信息可能全部降為零。”“我發現,各家單位對確診、疑似、隔離的理解有所不同,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某公司人員值班人員輪換之后,數據產生跳變。推斷是數據統計方式有標準不一。”“我發現各公司截取事件節點不一致,有8時~次日8時,有15時~次日15:00。”……伴隨著匆忙的“沙沙”聲,韓彧在旁快速地匯總著。
“疫情形勢在不斷發展,信息組的工作側重點要迅速跟上。”潘鋒沉思片刻后,立刻理清思路,并組織組員對接:明確疑似、確診、隔離等標準,給各單位解釋清楚;叮囑有數據跳變的單位,著重加強交接班工作,數據統計事項要著重解釋;明確統計時間統一從0:00~24:00……面對疫情防控不同階段需求,面對來源復雜、標準不一的數據,沒有演練,信息組在一天內,定義了各項數據,編制標準化表格,從各工作群里尋找線索,動態掌握各小組工作進展,匯總需解決的問題。力爭數據準確、信息全面,以便上級掌控全局,有效施策。
緊急任務,快速反應,有條不紊從容應對
2月3日晚,滿載醫療物資的通航飛機抵達天河機場
2月3日9時10分,信息組剛發布當日首份工作簡報,辦公座機鈴聲驟響,潘鋒接起,傳來航安辦王斌主任急促話語:“潘鋒,剛接到卓爾集團的求援信息,100臺醫院急需的呼吸機要緊急從南京祿口機場運至武漢。”潘鋒放下電話,立即調動組員:“張凡趕緊聯系湖北通航運輸隊成員單位,詢問有無執行緊急任務的航空器和機組;袁亞軍通知空管處馬上整理匯總沿途機場和航路天氣情況。”
9時30分,張凡興奮說道:“有了!有了!湖北楚天通航公司有一架大棕熊飛機可執行任務。”聞聽此言,潘鋒迅速讓周俊杰協助劉詠建群,把求助單位、楚天公司飛行及運控、管制、氣象和機場的相關人員拉入微信群,做好專項保障。
“卓爾你好,我是民航湖北監管局。我要了解100臺呼吸機的尺寸和重量。”“楚天通航你好,我是民航湖北監管局,我需要了解這次應急運輸任務機組準備情況。”“區調你好,我是民航湖北監管局。通報有一架楚天通航的飛機將執行南京至武漢的應急物資運輸。請你們予以重點關注和保障”……這是一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100臺呼吸機或許代表著100個生的希望。早一分鐘運回武漢,也許就能多救治一名患者。
14時30分,湖北楚天通航飛機從湖北荊州起飛,前往往南京接運物資,19:50飛機安全降落天河機場,轉運僅耗時5時20分,展現了湖北民航緊急運輸的最高效率和最快速度。
疫情嚴峻,靈活辦公,高效協同相互協作
遠程辦公后,信息組每日視頻例會
2月5日17時10分,潘鋒神色嚴肅走進信息組 “接監管局黨委指示,鑒于目前武漢疫情嚴峻,為保證大家安全,信息組立即撤離局辦公樓,在家遠程辦公。把需要的設備、文字和數據帶走,抓緊時間回家。”
組長潘峰依據防疫工作需要,迅速調整數據采集策略,幫助每個人快速進入角色,團隊工作整齊劃一。
18時30分,大家準備撤離時,發現組長辦公室的燈還亮著,空蕩蕩的樓道,一陣陣清脆的鍵盤敲擊聲傳來。張凡推開門,只見組長潘鋒還端坐電腦前。潘鋒生氣道:“你們怎么又回來了?再不走怕是小區都要封閉了!”劉詠回答道:“那你為什么還不走?”潘鋒敲擊著鍵盤道:“我手上還有三份重要信息,怕有差池,做完就走,不用擔心我,我有的是辦法回去.......”周俊杰拿出包里的筆記本電腦,說道:“你不走我也不走,我陪你一起做!”其他組員也紛紛響應,一起留下并肩作戰。
21時,隨著潘鋒確認鍵的按下,三份信息簡報按要求發送。潘鋒看看手中的表,深出一口氣:“好了,現在咱們一起走!”
疫情不滅,我們不退,信息收發電波不止
信息組是湖北民航新冠肺炎防疫指揮部的高效能的“數據處理中心”,承擔收集核實整合上級部門指示精神、轄區運行及疫情監控數據、航空應急運輸數據、各類突發事件信息、工作計劃和安排等任務,為指揮部正確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截至2月21日24時,信息組共發布簡報64份、召集遠程視頻會36次、制作各類統計表格103張、持續運轉近800小時,沒有一條重要信息遺漏,沒有一份數據統計錯誤。
信息組”加油站“劉詠,總是用獨有的幽默為大家撐腰鼓干勁 激勵振士氣。
一組組數字的背后,是信息組6人敬業奉獻、團結協作的生動體現,組長潘峰依據防疫工作需要,迅速調整數據采集策略,精心編制內部密參,幫助每個人快速進入角色,讓團隊工作整齊劃一。劉詠被是信息組“加油站”,在大家疲憊勞累,負面情緒積壓時,總是用獨有的幽默為大家撐腰鼓干勁,激勵振士氣。被譽為“三頭六臂”的周俊杰,才思敏捷,超長待機,不顧年邁雙親和年幼雙子,義務反顧地投身到疫情信息和保障協調工作,出色的完成了14次通航應急救援保障協調和所有通航信息統計工作。張凡不顧居住的小區有多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奔赴“戰場”,認真做好繁瑣的消毒工作。韓彧臨時取消回老家團聚計劃,主動請纓,加入信息組值班,無論局疫情工作會,還是各工作組內部會議,都常常看到他默默記錄的身影。袁亞軍疫情暴發時在湖南老家居家隔離,從局工作群得知,信息組長期高負荷運轉,組員人手緊缺、疲憊不堪,于是主動請纓,遠程加入信息組,每天早起核對數據表,他最大愿望是,統計數據表上確診、疑似病例早日變成0。
三頭六臂的”老周“ 周俊杰,才思敏捷,超長待機,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
航安辦飛行員張凡,居住的小區有多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依然毅然奔赴“戰場”,做好消毒工作。
情報記錄者韓彧,臨時取消回老家團聚計劃,主動請纓,加入信息組值班,期間,家里妻子生病了,他從未和其他組員提起。
“沒要求、沒困難,其他組更辛苦。”這是采訪時信息組成員說的最多的。他們每天早上六點前起床,晚上零點后睡覺,有時為核對一個數據要撥打十余個電話。被評價為工作量大、細致及時、加班最多的組。監管局要宣傳信息組,曾幾次被婉拒,他們說:“有許多同志沖鋒在一線,他們才值得寫。” 只是在提起1月23日武漢封城時,劉詠說:“那天天氣陰,監管局外大街仿佛瞬間沉默了,大家話語不多,口罩下看不到彼此表情,或許焦慮,或許傷痛,還有疲憊,但目光堅定。”
情報組遠程輔助袁亞軍,疫情暴發時在湖南老家居家隔離,主動請纓,每天精準核對數據表。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民航湖北監管局信息組與同事們并肩作戰,以忠誠擔當的品格和嚴謹科學的專業精神,將疫情收集的一個個數據、一條條信息、一份份簡報準確送出,仿佛是疫情之下永不消失的電波。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