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由南方航空機務工程部研發的AR智能眼鏡MCC遠程技術支持平臺正式在南航上海分公司試點使用,此舉有望顯著提升飛機維修效率,保障航班運行。
南航上海分公司飛機維修廠技術管理室主任夏京介紹,僅需一部智能手機,下載好該平臺的客戶端,連接上AR智能眼鏡,機務人員佩戴上該眼鏡后,就可以通過網絡遠程呼叫,連接成功后實時分享維修現場的畫面與聲音,與遠在廣州、沈陽等地的維修技術專家進行互動溝通,共同解決飛機故障問題。
維修技術專家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端上看到與佩戴者同一視角的畫面,并通過語音、圖片、文件、文字等信息,指導其完成每一項維修步驟,確保故障排除。例如,專家可以在遠程畫面上鎖定疑似故障點進行紅框標記,并實時反饋至機務維修人員智能眼鏡的畫面中。被標記的疑似故障點,即使維修人員移動視野,也將會被動態跟蹤鎖定,方便現場維修人員快速鎖定該零部件位置進行處理。被標記的疑似故障點還將被記錄并列入復查清單,系統會自動產生復查清單列表,對整個排故過程關鍵點進行復查確認,確保維修安全。而每一次的“遠程會診”,也將以視頻形式記錄下來,作為維修資料備份,也可作為維修案例分析或教學使用。
針對疑難故障,該平臺還支持多個維修技術專家以加入會話、邀請加入會話的方式,進入“專家會診”模式,多名專家在線實時對前端機務維修人員進行排故指導,該模式也可以用來同時遠程指導在飛機不同區域的多名維修人員,目前可支持4個場景同時連線。
據了解,以往每當飛機出現故障時,其維修主要依賴于現場個別維修人員的技術和經驗,一旦現場無法解決,常常需要請求技術支援,甚至可能需要專人乘坐航班前往當地檢修。如此一來,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維修成本,也被迫造成航班的長時間延誤。
“有了這個AR智能眼鏡,我們現場維修工作將事半功倍。”夏京說,“AR技術就像把技術專家的眼睛延伸到了工作現場,讓前端的維修人員和在電腦前的技術專家實現多維度的技術交流,跨越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排故效率。”
AR智能眼鏡除了可以查看飛機的每一個角落和零部件之外,還解放了機務維修人員的雙手,維修人員可以更好地用雙手演示或模擬測試,加快維修的進度。加上即將上線應用的AR識別技術、結構化電子工卡簽署、遠程放行等,平臺遠不止于視頻通話與共享這么簡單。
不僅有AR眼鏡,隨著中國民航業“智修時代”的到來,VR智能技術也被運用到了飛機維修培訓系統中,機務維修人員可依托VR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的飛機維修實訓環境及過程,身臨其境地體驗南航主力機型空客A320飛機繞機檢查和模擬維修,掌握機體、零部件、客艙系統等外形特征及位置,同時進行維修操作的交互訓練,在規避真實維修操作風險的同時,實現了飛機航前、航后和短停等多場景、多頻次的規范操作培訓,助力提高機務維修的質量與效率。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