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庚子鼠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西北最大航空樞紐的西安機場,注定要打一場硬仗。疫情就是命令,西安機場迅速迎戰,盡銳出戰,嚴守國內、國際兩條戰線,做到不漏一機、不漏一人,牢牢守護著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的重要“空中門戶”。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迎戰,勇擔當迅速行動
作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前沿陣地,背后又是千萬級人口大城市西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西安機場責任重大而艱巨。
疫情發生后,西安咸陽機場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將疫情防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廣大旅客和員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十六字疫情防控總要求,主動接受屬地管理和行業指導,建立疫情防控聯席機制,第一時間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防控領導小組,組建5個專業工作組,建立架構清晰、運行高效的防控領導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確保思想到位、指揮到位、工作到位、協同到位。
與時間賽跑,須分秒必爭。1月17日,西安咸陽機場公司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防控措施;1月21日組織采購口罩、防護服、測溫設備等物資,2個工作日內完成航站樓13個紅外測溫設備的安裝,覆蓋國內進出港全部流程;1月23日,制訂疫情防控總體方案和15個子方案,啟動12條應急響應措施,順利完成5架武漢進港航班的機上測溫工作;1月25日,陜西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Ι級應急響應,機場各單位全面行動,航班測溫排查、發熱病人轉運、應急消毒、公共區管控等一線處置工作全面鋪開;1月28日,公司黨委發出“全員行動、共抗疫情”倡議,號召廣大干部員工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要求上來,以疫情為命令,以機場為戰場,共筑抗疫防線……
戰疫當前,保障先行。公司從物資保障、資金保障、人力保障、后勤保障、車輛保障五個方面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供應支援工作,提前安排員工健康排查,提早組織口罩、防護服、消毒物資、測溫設備等關鍵防疫物資采購,嚴格員工防護標準,加強員工防護教育,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全員“一人一檔、一天兩報”健康信息管理系統,為員工撐起疫情防控“安全傘”“防護墻”,確保員工零感染、供應有保障、隊伍有力量。
疫情即戰情,西安機場積極承擔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的緊急運輸任務,建立覆蓋值機、安檢、機位安排、地勤保障、行李服務等全運行鏈條的專用綠色通道,為一批批緊急物資和醫護人員提供優質服務和快速保障,先后圓滿完成38.67噸防疫物資運輸,保障11批次共1134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用民航行業最高禮儀“過水門”儀式歡迎陜西赴鄂白衣戰士凱旋,并送上機場“百萬敬醫專享福利”,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面對這場特殊戰役,西安機場見勢早、行動快、預判準、抓得實,根據疫情變化和防控標準調整,動態更新工作流程,工作方案已修訂至第17版。結合機場運行特點,精準投入力量,采取最嚴措施,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織密防控網,建立空中、航站樓、場區三道測溫防線,形成陸側測溫和進港測溫“兩個流程”,筑牢網格系統填報“一個關鍵環節”,以過硬的作風和執行力迅速構建起標準統一、流程銜接、處置閉環的防控體系和強大疫情阻斷防線,筑起了一道防控病毒的“銅墻鐵壁”。
出戰,“雙奇兵”內外兼守
在疫情防控這場大考里,西安機場盡銳出擊,以測溫組和國際專班為前線作戰主力,嚴守國內、國際兩條戰線,切實做到不漏一機、不漏一人。
“該我們出動了!”8月17日14時30分,在西安機場疫情防控調度中心,機場測溫組成員任元看了看時間,對身旁的隊友說道。他們此次的任務是對HU7846航班乘客進行測溫,這架航班將于15時5分落地。穿上防護服,任元打開隨身手提袋,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袋子里除了測溫槍、水銀溫度計外,還有各項登記表:測溫信息確認單、測溫員處置時間表、旅客轉運交接單、重點旅客信息匯總表、旅客處置情況登記表。“我們除了上機測溫外,還要將處置情況,尤其是重點旅客信息帶回來。”任元說,在一個航班保障結束就要建一個檔案袋,信息組還會將測溫員帶出來的數據匯總存檔,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
西安機場測溫組組建于1月25日。其時,來自機場各單位的321名骨干干部員工響應號召,組成“志愿測溫組”,對機組未測溫航班、接報有發熱癥狀旅客航班和高風險地區航班開展測溫工作。經過反復的排班模擬、航班評估、流程演練,測溫組逐漸形成從指揮調度到測溫出動,再到信息匯總、存檔的完整流程。截至8月底,出動處置航班17487架次,測溫旅客86084人次,移交發熱旅客272人,轉運旅客20462人。
國際航班保障戰線同樣忙碌而有序。“航班落地前2小時,保障專班10人小組就要全員集結。”專班小組長王彥林說,每一架國際航班保障前,專班都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從熟悉航班信息,到確定人員分工,再到穿著防護服,全都按照既定步驟進行,“我們還會繪制從航前信息、航班入位、流調檢測、旅客機組保障、行李服務,直至人員轉運的全環節保障流程圖,以確保整個流程安全順暢”。航班落地時,在登機口、流調區、轉運區、行李提取區、急救車保障區,專班人員已按照分工全部就緒,他們將負責引導機組與旅客進行核酸檢測、采樣、流行病學調查等,有癥狀的旅客轉運至指定醫院,正常旅客則送至指定酒店按要求進行隔離。
3月23日,西安成為進京國際航班第一入境點。為了守住國門,西安機場與屬地政府、行業單位、海關、邊檢等部門密切配合,以“最高標準、最佳狀態、最嚴措施、最高效率、最優服務”為總原則,建立航班信息、飛機入位、旅客引導、流調采樣、人員轉運、環境消殺等六大環節防疫保障流程,按照“一機一專班”工作機制,順暢銜接測溫、流調、轉運等環節。
3月23日~8月31日,西安機場共保障國際客運進港航班167架次,保障旅客31913人次,急救轉運1392人,確診119人,無癥狀感染者65例。
爭先,守陣地頑強逆行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西安機場全體干部員工積極響應號召,取消春節休假堅守崗位,管理人員實行雙值班,黨員主動沖在一線。從陜西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Ι級應急響應,到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200多個日日夜夜,西安機場7000多名干部員工紛紛請戰、主動靠前,化身為一名名堅強的戰士,在各自的陣地、崗位上頑強“逆行”。
此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的機場醫療急救部總經理張犇,連續駐守
機場,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6個小時,寒冷的機坪、消毒防護的現場、測溫排查的站點、緊張有序的調度室、研究統籌的會議室,處處都有他的身影。機場現場運行中心指揮室航務室聯合黨支部書記張勉,為了隨時處置突發緊急狀況,日夜駐守在運行控制大廳,一個航班一個航班地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只為最大程度保障航班安全。還有戰完“非典”戰新冠、已過天命之年的醫療急救部公衛科醫師陳朝暉;主動放棄陪產假、勇當“機坪守護神”的現場運行中心機坪監管科丁毅;瞞著家人一往無前參加機上測溫工作的52歲的動力保障部供電站黨支部書記蘇衛權……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西安咸陽機場公司黨委認真落實西部機場集團黨委“五個一批”主題實踐要求,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始終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先后涌現出45個黨員先鋒隊、36個黨員示范崗,近百名一線員工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先后舉行3次集體入黨宣誓儀式,15名同志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統籌,巧施策奪取雙勝利
隨著全國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西安機場應勢而動,及早組織生產恢復,采用減、免、幫等系列措施,鼓勵航企恢復航線、商戶恢復經營。西安機場2月下旬即協調各航企陸續恢復航線,同步恢復機場中轉業務,出臺10項措施,實施復工復產包機起降費減免、免費市區巴士、免費長途巴士、中型以上車輛免費停車、餐飲折扣五類費用減免政策,優惠額度達5000萬元,為旅客來陜返陜、經西安中轉提供便利。提早安排機場商業復工復市,3月初航站樓內90%以上店鋪已恢復正常營業,同時采取租金減免、協同營銷等幫扶舉措與商戶共渡難關,商戶租金減免9000萬元。目前,航站樓200余家餐飲百貨店鋪已全部正常營業,18條長途客運班線恢復運營,網約車全面恢復運營。
在保持交通循環暢通的同時,西安機場積極發揮交通樞紐作用,在前期開通防疫物資運輸綠色通道的基礎上,再開通復工復產包機綠色通道,保障返崗工人復工和師生返校,為近萬名師生提供免費市區巴士運輸服務,用心、用力、用情為全國復工復產的浪潮貢獻民航力量。
危中尋機,逆境破題。在航空運輸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西安機場主動走訪航空公司,加強戰略協同和航班恢復。以精細化管理為主線,堅持眼睛向內、苦練內功,扎實開展戰略解碼、安全整頓、項目建設、員工培訓等各項工作。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做起,對非生產性開支壓降50%,生產經營成本壓降30%,與員工一起共擔責任、共度時艱。
在“一手撐傘、一手干活”的新形勢下,西安機場把防控措施常態化嵌入生產運行流程,持續開展服務設施消毒、航站樓通風和旅客提示引導,堅持真情服務和防控措施“兩到位”“兩過硬”,為旅客安全健康出行創造良好環境。8月以來,西安機場單日航班量、客運量連續創復工復產以來新高,日均航班量、客運量穩定在900架次和11.5萬人次以上,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0%和85%以上,高峰日單日旅客量突破12萬人次,航班量和客運量增速均高于全國十大機場平均水平。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西安機場將在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推進“中國最佳中轉機場”和“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勇當時代弄潮兒,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機場發展“雙勝利”,書寫不負時代的壯麗篇章。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