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施工圖”浮出水面。3月15日的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張清透露,將加快民航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穩步擴大機場覆蓋范圍,到2025年,全國運輸機場新增30個以上,力爭全國運輸機場設計容量達到20億人次。
這意味著中國將迎來新一輪的機場建設高潮。“實施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深圳寶安、西安咸陽、重慶江北、烏魯木齊地窩堡、長沙黃花、福州長樂等樞紐機場改擴建和廈門新機場、呼和浩特新機場等項目。”張清詳細介紹說,要形成基礎設施超前引領民航發展的態勢。
張清指出,還要提升航空貨運支撐能力,建成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和一批專業化物流設施,有效支撐構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供應鏈。同時,穩妥推進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強化樞紐機場與軌道交通銜接,進一步促進機場輻射范圍擴大和世界級機場群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支線航空是民航航空運輸服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時期,民航局將通過加大對三區三州、邊疆邊境、東北地區、偏遠落后地區中小機場的支持力度,引導航空公司使用支線機型和運營支線航線,推進跨航司旅客中轉便利化工作等舉措支持三四線城市支線航空發展。
民航局運輸司司長于彪介紹,民航局近年來加大政策“放管服”力度,對支線航空全面放寬準入政策,全部實施登記管理。航空公司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自主地安排航線航班。2020年冬春航季起,民航局繼續放寬對支線機場直飛北上廣等大型樞紐機場的準入限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現有財政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大。民航局按照《支線航空補貼管理暫行辦法》,對航空公司運營連接年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下中小機場的支線給予補貼。2020年民航局聯合財政部修訂出臺了新的《民航中小機場補貼管理暫行辦法》,對地面交通不便地區的小機場補貼標準上浮40%。
據于彪透露,下一步民航局將研究并制定政策,促進通航短途運輸運行更加安全規范,和其他公共航空運輸銜接更加高效、順暢。
張清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將繼續統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各項政策落實落地,積極推進行業穩健恢復。行業將力爭全年運輸總規模恢復至疫情前80%以上,旅客運輸量恢復至疫情前90%左右,貨郵運輸量與疫情前基本持平,努力實現航空企業減虧增盈。
按照國務院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今年航空公司應繳納民航發展基金征收標準再次降低。調整后,較2019年之前降低了60%,正常情況下每年減輕企業成本支出約80億元。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