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民航局在京召開民航系統“兩優一先”表彰大會暨黨課報告會,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民航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正霖出席會議,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奮力譜寫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篇章的主題作黨課報告。民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健、董志毅、呂爾學出席會議。李健宣讀局黨組表彰決定,董志毅主持會議。
安曼等70名同志榮獲“民航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孫巖等30名同志榮獲“民航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民航內蒙古監管局黨委等51個基層黨組織榮獲“民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名單詳見2版)。馮正霖代表民航局黨組向他們表示祝賀,要求民航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先進典型,汲取榜樣力量,為推進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馮正霖在黨課報告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指引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遵循,民航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這一思想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學習貫徹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堅持全面準確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內涵,深刻理解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新發展理念,基本內涵是“七個堅持”,鮮明主題是高質量發展,把握核心要義、吃透精神實質,努力做到學懂弄通,使之成為指導民航高質量發展,推進民航強國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
馮正霖表示,近年來,民航局黨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科學謀劃新時期中國民航發展思路,提出民航強國應該具備的“八個基本特征”和“一加快,兩實現”的戰略目標,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并抓好落實,推動民航事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馮正霖指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奮力推進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一要持續抓好安全發展。沒有安全,就沒有民航高質量發展。要狠抓基層、基礎、基本功,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抓好中小機場的安全管理,全面夯實安全基礎,以安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二要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民航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質的大幅提升中推動量的有效增長,實現民航高質量發展。三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機場群與城市群協同發展步伐,在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戰略中發揮獨特作用;要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加快與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通航,服務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圍繞國產大飛機項目,加大適航攻關力度,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穩步推進國家空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軍民航融合發展,服務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四要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嚴格把控運行總量、科學把握運行標準、持續改進保障能力、強化技術手段支撐,鞏固發展航班延誤治理成果,持續開展好民航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五要著力優化行業結構。著力改善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不協調的問題,推動航空市場更加充分發展,推進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不斷完善樞紐、干線和支線機場的功能定位。六要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按照“1+10+N”的總體改革框架,全面深化民航改革,著力破解制約行業發展的制度性、機制性障礙;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民航科教創新工作,大力推進民航新技術、新裝備研發應用,加強人才培養。七要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進一步營造民航系統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馮正霖強調,實現民航高質量發展,推進民航強國建設,關鍵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要認真抓好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有關文件的貫徹落實,造就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干部隊伍。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及早發現、及時培養、源源不斷選拔使用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年輕干部。要全面落實“三個區分開”的要求,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激勵廣大干部在建設民航強國的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民航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民航局總工程師、安全總監和機關全體黨員,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及監管局全體黨員、局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及黨務部門負責人等分別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加會議。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